更多医学知识等您来分享!
“A明郁健康” 脐全息是脐针疗法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她不仅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也可用于诊断疾病,笔者称其为脐诊法。这个脐诊不同于近代名医朱莘农先生的脐诊。朱氏脐诊是以手掌鱼际按切病人的脐部,一如切脉之举,按、推、寻,作轻、重、浅、深之按切,以体会脐动脉之动势。而齐氏脐诊则以观察病人脐部的皮肤色泽、脐孔大小、脐部外形、脐蕊皱折等来判断病人的先天禀赋、疾病发生、转归与预后等。简言之,朱氏脐诊重在切按,为中医四诊中的切诊,而齐氏脐诊重在观看,属中医四诊的望诊。
脐疗的基础知识时间医学/六经辩证与脐部疗法
1.时间医学:
时间医学是研究不同时间与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防等之间的关系,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分支。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节律变化,称为人体生物钟节律。内分泌激素测定方法的进展则是医学科学对生物钟节律研究而新兴的边缘学,即时间生物学。而时间生物学引入现代医学后,逐步发展和丰富了时间医学的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生物钟:
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具有周期性的节律变化,而生物体内控制这种生物节律的机制则是生物钟。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身体状况就以二十三天为周期进行循环变化。其中每周期的前11天为健康最佳期,后半期为健康衰退期。重要的是每个周期的第12天和第13天,身体处于变化的临界状态,此时各系统组织、器官很不协调,疾病发生率上升,尤以第12天为著。生物钟的规律给我们提示了预防和养生的理论根据。
月经周期:
人体最明显的节律变化莫过于成年女性的月经周期的变化,它是呈月节律变化,有人认为这与地月的引力有关。“月经来潮”有以下几个涵义:其一是每一个经潮的时间,以及经潮与经潮之间的时间间隔都相对固定。其二是这个间隔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月亮每月圆满一次,而月事每月一潮,与大自然中潮汐类同,月满而潮。月相的变化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及潮汐的涨落息息相关,这是真正的“天人相应”的具体表现。
根据女性月经来潮与月相变化的关系,应该进一步确定是圆满潮还是月晦潮,是上弦潮还是下弦潮。有人专门探讨月经来潮的时间与不孕症的关系,结果发现,凡在月满或接近月满这段时间来月经的,不孕症的发生率很低。而不在月满的时间来潮,离月满时间越远,甚至在月晦来潮的女性,不孕症发生率就会很高,并且其他妇科病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月满而潮的人。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月经来潮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脱落,而子宫内膜脱落又由女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决定,其分泌呈一个周期性,而这个周期正好与月周期相当。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女性激素分泌有一个月周期的变化,那么,男性的激素分泌有没有一个类似的周期变化呢?这个周期变化是否与日的周期相当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时间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人体健康是受到生物钟支配的。人体的血压、脉搏、体温、内分泌、血糖、血红蛋白、肝脏的合成代谢,红细胞的分裂速度,各种酶的活度,血液粘稠度等动力性变化,乃至记忆、情绪均呈不一样的节律变化。而人类的疾病更是与生物钟密切相关。例如肺结核、风湿等慢性疾病,往往上午体温正常,下午低烧,医学上称之为“午后潮热”,就像潮汐涨落那样富有节律。慢性气管炎往往夜间咳嗽频繁,心源性哮喘也多在午夜发作,医学上称其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现代医学研究中大量地应用了时间医学知识到临床。如人体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早晨8点其分泌量达到高峰,中午较少,晚上最少。用这个规律可指导临床用药。在治疗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和风湿热,常需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生物钟原则,服用这类药物要符合皮质激素的正常节律,即和生理分泌同步,如按一日三次的平均分配法服用,早晨的量就会不够,中午和晚上的量就会太多,毒副作用就会增大。如将一日量的皮质激素在早晨一次性服下,药量甚至可以减少一些,疗效又好,毒副作用又少,又节省了部份药物,何乐而不为呢!
又如可根据人体骨髓造血功能的昼夜节律,服用生血药物,因势利导促进更多的骨髓细胞进入增殖周期,加快细胞生成,提高治疗血液病的疗效。
根据每月满月前后溃疡病出血的发生规律,在高发时间给予H2受体拮抗剂来预防出血。
根据急性心肌梗阻塞(AMI)发病率高的时辰,提前给药进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夜半子时有明显集中趋势,在临床上给予特别的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