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诊断法是胆道疾病的首选而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其目的主要为(1)确诊胆道结石,并能给出结石的大小、数目及位置;(2)确诊阻塞性黄疸,明确梗阻部位及部分梗阻原因;(3)了解胆囊收缩功能。
正常胆道声像图
胆道系统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道以肝门为界,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
一.胆囊
正常胆囊纵切面呈梨形,长茄形,横切面呈园形,其轮廓清晰,囊壁为纤细光滑的高回声带,囊腔为无回声区,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
正常胆囊长径为7~9cm,前后径3~4cm,囊壁厚2~3cm。但胆囊大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与进食情况密切相关,故检查时被检查者须禁食8小时以上。
二.胆道
目前超声诊断仪能常规显示左右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正常胆管纵切面图像为相应门静脉前壁的管道,壁为纤细光滑的高回声带,管道内为无回声区。
左、右肝管内径一般不超过2mm,肝总管内径3~4mm,胆总管内径6~8mm。
胆囊结石
(一)声像图特点
1.典型胆囊结石无回声胆囊内出现强光团,强光团后方伴声影,且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
图3-2-1胆囊结石
2.非典型胆囊结石
(1)胆囊颈部结石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横切时胆囊颈部与结石构成“靶环征”图像,通常胆囊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2)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出现弧形增强光带,后方呈一片声影,称胆囊壁结石声影(WES)三联征。胆囊内无胆汁暗区回声,胆总管常呈代偿性扩张。
图3-2-2胆囊结石(充满型)
(3)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内出现等回声团,仰卧时常呈片状且沉积在胆囊后壁,后方无声影。异常回声随体位改变其沉积形态及位置均发生改变。
(二)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诊断准确率达95%。
(三)鉴别诊断
胆囊结石特别是胆囊充满型结石与胆囊周围的肠袢相鉴别。肠袢的强回声形态不稳定,后方声影有多重反射回声,长时间观察可发现肠袢蠕动现象。不同切面观察其强回声延及胆囊外,胆囊泥烧样结石与部分容积效应造成的假泥沙鉴别,后者无随病人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的现象,胆囊颈部结石与肝门部钙化淋巴结或术后瘢痕组织鉴别。
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声像图特征:胆囊增大,形态饱满,胆囊壁可增厚呈双层或多层弱回声带,亦可薄如正常。胆囊内常呈带有细光点的无回声区。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减弱或消失,多伴有胆囊颈部结石,超声检查时探头压及胆囊区,压痛明显,即墨菲氏征阳性。
图3-2-3急性胆囊炎,胆囊内胆汁稠厚
(二)慢性胆囊炎声像图特征:胆囊大小多为缩小,亦可正常,胆囊壁增厚且毛糙,胆囊内胆汁透声差,即在无回声胆汁暗区内有点状增强光点飘动。慢性胆囊炎常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三)临床意义:超声检查根据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增厚、胆汁透声性等信息为临床诊断胆囊炎提供证据,但总的来讲超声检查法对胆囊炎的诊断特异性远不如胆囊结石高,尤其是对慢性胆囊炎诊断。
(四)鉴别诊断:胆囊炎胆囊壁增厚与肝硬化腹水,致低蛋白血症时胆囊壁增厚的“双边影”鉴别,后者胆囊无增大,且胆囊内胆汁透声好,无细光点回声。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癌鉴别,胆囊癌引起的胆囊壁增厚,常呈不均匀增厚,胆囊形态僵硬,有时胆囊内伴实质肿块。
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积症
(一)声像图特征胆囊大小形态一般正常,囊壁可正常或轻度增厚,胆囊内增强光点(光团)附着于囊壁,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移动,增强回声一般不超过1cm,其内无彩色血流信号。
图3-2-4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积症
(二)临床意义目前超声仪能显示有胆汁充盈状态胆囊内小至1mm的增强回声光点,这使超声诊断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敏感性大为提高。根据声像图特征极易对该病作出诊断。
(三)鉴别诊断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积症主要与胆囊良性腺瘤鉴别,后者体积较大,常大于1cm,基底部有彩色血流信号。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症还须与胆囊结石鉴别,根据增强回声后方是否有声影及是否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这二特点不难鉴别。
胆囊腺瘤
(一)声像图特征胆囊大小形态一般正常,腺瘤呈中等或高回声结节,自胆囊壁向胆囊腔隆起,好发于颈部及底部。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性息肉大,基底较宽,且有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检测到低速低阻动脉血流。
图3-2-5胆囊腺瘤
(二)临床意义现代高分辨力超声仪,特别是高彩色灵敏度及高彩色信噪比,大大提高了超声诊断该病的特异性。目前超声成为诊断此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三)鉴别诊断胆囊腺瘤与胆囊癌鉴别,典型胆囊癌其胆囊壁增厚不规则,胆囊内乳头状肿块表面不平整等特征,不难与胆囊腺瘤相鉴别,但是早期胆囊癌由于二者声像图缺乏差异很难鉴别。胆囊腺瘤与胆囊内胆固醇息肉的鉴别要点见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积症所述
胆囊癌
(一)声像图特征胆囊癌因肿瘤病理大体形态不同,分为多种类型。
1.隆起型胆囊内有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隆起突出物,形态有结节状,覃伞状或圆球形,基底宽,边缘不整齐,内部彩色信号偏多或丰富。
2.厚壁型胆囊壁呈非均匀性增厚,内壁不平整,胆囊形态僵硬,在增厚的胆囊壁内有彩色血流信号。
3.混合型同时具有隆起型和壁厚型的特征的胆囊癌。
4.实块型胆囊形态失常,胆囊内胆汁无回声区被低回声或不均匀实质肿块回声所充填,常伴有结石回声,实质肿块内可有彩色血流信号。此型多为胆囊癌的晚期表现,常有肝内直接转移灶及肝门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图3-2-6胆囊癌
(二)临床意义超声检查诊断实块型、混合型和部分隆起型(覃伞状、圆球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能判断是否有肝内局部转移、淋巴结转移,对临床分期提供资料。然而对厚壁型及结节状隆起型,特别是早期胆囊癌则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三)鉴别诊断隆起型肿瘤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及胆囊腺瘤鉴别。对于覃伞状、圆球型胆囊癌可通过肿块大小不同来鉴别。胆囊癌其肿块大小常大于胆囊息肉及胆囊腺瘤,而结节状胆囊癌很难与胆囊息肉及胆囊腺瘤相鉴别。特别是与胆囊腺瘤、厚壁型胆囊癌须与慢性胆囊炎鉴别,实块型胆囊癌因胆囊轮廓不清而应与肝癌鉴别,肿块的位置及除肿块外是否有胆囊存在是鉴别时的要点。
谢谢欣赏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