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我是来做手术的,一来就先做一些检查呢?医院专家在此为您详细的解说一下:]
下面就以医院北京专家刘京山教授开展的保胆取石术为例,术前应该做哪些检查?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
第一,查体、了解病史
每个病人手术前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住院第一天,到病房后,首先要到护士站登记信息,护士会给你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量体重、体温。
然后患者到病床休息,2小时内会有大夫医生前来询问患者的症状、有没有各种基础疾病、以前的身体情况,并给患者查体。
不要小看这些流程,通过了解病史,医生可以对患者的情况有更直观的印象,尽可能地掌握患者所有情况、对医生却是很重要的信息。
所以,患者需要对医生知无不言。
第二,各种化验和检查NO.1化验项目手术前需要完善的化验项目和检查目的是这样的:
血常规:判断病人是否有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
尿常规:是否有尿路感染、肾病;
便常规:是否有寄生虫或肉眼不可见的便血;
血生化:了解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水平;
凝血:手术都会有创伤,如果身体的止血功能不好,不能做手术;
血清四项:是否有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感染情况,如有感染,手术室医护人员和器械都需要提前准备;
血型、交叉配血:手术可能需要输血时,要化验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来提前准备。
NO.2检查项目首先,每个病人必须做下面两种检查:
心电图:能反映一些患者自己不知道的心脏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先经过治疗才能手术;
胸片:初步判定肺部无明显异常。
如果病人的年龄较大,还需要检查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来进一步了解病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才能进行手术。
以上这些,就是病人不太了解,医生又没有时间详细解释的术前常规检查。
这些检查是过度医疗吗?制定这样的常规检查,出发点首先考虑的还是全面了解患者情况、降低手术风险,同时要兼顾花销不大的原则。
对于这些检查,病人常有两种疑问:
第一种:我就进来切个胆囊,身体棒得很,查这么多干啥?是不是过度医疗?
面对这种疑问,看了上面对各项检查的解释,相信你已经意识到这些检查的必要性了: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患者在手术中都可能被置于更大的风险中。
第二种:这些检查不够!一千块钱糊弄人呢。能不能再检查得全面一点?
这些都是术前的常规检查,目的是「降低手术风险」。如果这些检查提示异常,我们会根据疾病选择更专业的检查手段。
诚然,做更多、更高级的术前检查可以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但这意味着更大的花销。同时,这类检查筛出疾病的比例并不高,似乎有点过犹不及。
比如现实中有这样的案例。
一个人因为胆囊结石住院,现有的术前常规检查并没有发现肺部比较小的肺癌。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顺利出院了,半年后,肺癌发展到晚期。
医院把CT也要纳入到术前常规检查当中呢?
的确,在发现早期肺癌方面,几十元的胸片的确不如数百、上千元的CT的检出率高。但是为了不漏诊,医院应该把胸部CT平扫列入术前常规检查吗?
我觉得不应该。
因为可能个胆囊结石的病人才会出现一个这样的漏诊;就因为一个人,给其他个患者全部进行CT检查,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医生会根据病人病史,做相应的检查调整。
现在,你了解做手术之前的检查有什么用了吗?
刘京山教授——肝胆外科专家
刘京山: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腔镜外科专家张宝善教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肝脏肿瘤、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等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微创保胆取石术、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等,著有大量学术论文,其中《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医院医院副院长刘京山教授定期亲诊,为您提供人性化的手术方案,登陆网站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诊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