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

WORLDAIDSDAY世界艾滋病日

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前下发关于做好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明确我国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是RighttoHalth)。

WORLDAIDSDAY

·艾滋病是一种受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感染后,引发的一种综合症。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艾滋病病毒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它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完善,艾滋病感染者一经发现,国家即给予免费抗病毒治疗,减轻感染者的经济负担。

·认识的不足,社会的有色眼镜,使得很多人对于艾滋病恐慌与歧视,艾滋病患者对于自己的情况难以启齿,艾滋病的科普仍需努力。

我市艾滋病现状

近年来,我市艾滋病检测工作不断加强,监测检测网络不断健全,艾滋病的检出进一步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艾滋病筛查实验室18个,快速检测点41个。随着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及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快速检测点的建立,哨点监测及高危人群监测的力度加强,监测检测网络不断完善,我市艾滋病的检测能力稳步提升,检出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各项艾滋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我市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艾滋病防控初见成效。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性传播是我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50岁以上的老年感染者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在低档场所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而感染的50岁以上老年感染者数量呈增长趋势。感染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学生的病例有所增加,以男性为主,且同性性传播占多数。

11月28日,医院感染科(医院),科副主任医院艾滋病在册登记患者的概况。李毅告诉记者,医院主要负责船山区和安居区艾滋病患者,医院住院的,多为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更多HIV携带者并不需要住院治疗,医院检查,领取药物。”

随着采访深入,记者了解到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既是艾滋病患者,又是志愿者。在医院的介绍下,记者联系到了遂宁市关爱之家的志愿者,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的抗艾故事。

寻求真爱却意外染病

“年5月的时候,我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当对记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黄玲一脸平静。

时间回到年12月,这对黄玲来说,是幸福的开始,也是不幸的开始。

“我和丈夫的关系一直不好,婚姻早已名存实亡。”黄玲告诉记者,在认识刘明之前,她正在和丈夫闹离婚。刘明的体贴,令对婚姻失望的黄玲感动不已,他的出现,对于当时的黄玲来说,犹如一道光。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于年确定了恋爱关系。原以为找到了真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却没想到,刘明将她带入了一个梦魇。

月国庆节,黄玲的嘴唇附近起了疱疹,她以为是换了牙膏引起的过敏,并没有在意,没过多久,她就出现了感冒症状,持续低烧。反复几次之后,她意识到不能这么拖下去,年5月,医院就诊。医生初步判断她是红斑狼疮,需要住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当时的她并不懂那是什么病,只知道比较严重。听说妈妈病了,黄玲的女儿十分着急,她在网上寻找治疗方法,然而根据妈妈的情况和网上的对比,她怀疑妈妈得了艾滋病。而此时,黄玲也接到了市疾控中心的通知:HIV阳性。这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最初的几个月,我一直拒绝治疗,当时想反正都是要死的,治疗也没什么意义了。”在一次去疾控中心查血的时候,几位病友的话改变了黄玲的想法。“他们告诉我,只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艾滋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而女儿和姐姐也一直劝我,于是我才开始吃药。”

服药初期,药物的副作用让黄玲几乎想要放弃,而家人一直鼓励她,每天监督她吃药。在家人的理解与关爱下,黄玲逐渐从患病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经病友介绍,黄玲知道了关爱之家,并且加入了这个团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因为积极热心,年,黄玲当选为关爱之家的小组长。为病友科普艾滋病相关知识,鼓励病友积极面对艾滋病,接受正规治疗,为病友解决困难……在这里,她的生活重新开始了。

十年前患病丈夫不离不弃

林丽是记者采访的患者中,病龄最长的一个,至今她都不清楚自己是如何患上艾滋病的。年,医院做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告诉她的丈夫,她的血液检查不太正常,疑似感染了HIV,需要做进一步检测。当丈夫将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十分震惊。“以前我做血液检查只是血液比较清,其他的并没有异常,怎么会感染艾滋病呢?”在进一步检测之后,她被确诊为HIV携带者。她不知道该如何向丈夫解释,而丈夫却对她说,没关系,有他在,别怕。

初期服用药物的时候,药物的副作用让她觉得头晕,丈夫就体贴地在她身边,帮她按摩。患病让她干不了重活,甚至连扫地都会觉得累,丈夫就一个人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让她好好休息,好好治病。因为免疫系统被破坏,林丽经常感冒,有时候甚至起不了床。医院看病,每次看病后将她接回家中,悉心照顾,从无怨言。每当看到丈夫忙前忙后,林丽就从内心感激他。“相比其他患者,我是幸运的,他一直相信我,一直照顾我。”

林丽是关爱之家最早的成员之一,从建立之初她就在这里。“在关爱之家,我找到了同伴,也了解到了如何正确面对艾滋病。”

曾经手术被拒让他陷入担忧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以后如果需要做手术怎么办。”这是曾明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曾经的手术被拒经历让他感到害怕。年,曾医院就诊,经检查,医院决定对他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在术前检查时,他被确诊为HIV携带者。当时的主治医生告知他,医院无法对他进行手术,只有采取保守治疗。“如果不是当初在KTV喝多了酒,放纵了自己,就不会患上这个病了。”他没有想到,仅一次的放纵,就让他中招。对艾滋病的恐惧、手术被拒,双重打击让曾明终日陷入浑浑噩噩之中。在得知患病之后,他不敢告诉妻子,也不敢告诉家人,更不敢告诉朋友。6年来,他一直独自一人面对,连拿药都是托病友帮拿,不敢自己来拿。“在社会上,依然有很多人对我们有歧视,说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心里没有压力,那是骗人的。”

“医院做手术,因为病友是HIV携带者,医院直接拒绝了手术。”两次的经历让曾明无比担忧。“连医院都不愿意给我们做手术,以后如果我们患上了其他重大疾病,谁来救我们?”

曾明的担忧,也是其他患者的担忧。不光是手术被拒,在保险理赔上,艾滋病也不在理赔范围内。黄玲告诉记者,她以前一直在某保险公司投保重疾险,得知自己患上艾滋病之后,她曾去保险公司理赔,却被告知艾滋病不在重疾险理赔范围内。“还好医保能够报销,国家免费给我们发放治疗药物,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夫妻共同抗艾对妻子的愧疚是内心的痛

“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妻子。”周强在谈到自己的妻子时,流露出愧疚之情。年,周强在成都打工,与妻子分居两地。长时间的分开,让他感到空虚寂寞,于是就去找了“小姐”。年,周强的妻子颈部长了个肿瘤,经医生检查需要手术治疗,然而在临近手术的时候,他的妻子被检测出HIV阳性。随后周强也进行了检查,结果也是HIV阳性。他顿时明白了,妻子被自己传染了。“那段时间,是我最难过的时候。”

妻子的怪罪,内心的愧疚,压得周强几乎喘不过气来。医生劝他进行药物治疗,而他一直拒绝。“反正也治不好,有什么好治的。”

去年,黄玲了解到周强的情况后,将他和他妻子拉入了自己的粉小组。黄玲给他做思想工作,并帮他办理低保,给他科普抗艾知识。在关爱之家,周强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病友,他们对待艾滋病的态度,让周强慢慢解开了心结。他的态度逐渐改变,开始服药,接受治疗。虽然妻子至今仍然会有些怪他,但也慢慢接受了事实。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共同抗艾。现在的周强,继续做着木工的工作。“我有愧于我的妻子,错误已经不可逆,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尽我所能,让她过得好一点。”

关爱之家,艾滋病人共同的家园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受访的志愿者们并没有对艾滋病的恐惧与忌讳,相反,他们都非常的坦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关爱之家是我市艾滋病感染者成立的社会组织,共有七个小组,黄玲就是其中一位组长。“我们关爱之家会定期对成员们进行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培训,对于成员们的疑问,会尽力去解答,对于家庭困难的成员,我们都会尽力去帮助他们。作为组长,我们会去参加关于艾滋病的一些会议,将会议内容与知识传播给组员们。虽然我们感染了艾滋病,但是我们仍然积极面对,身体患病,心里仍然要充满阳光。”

记者了解到,关爱之家只是我市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遂宁市红丝带俱乐部、遂宁市左岸健康资讯会等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他们除了对感染者提供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还为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控知识培训等,为我市艾滋病的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患者福音,我市4家医院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

为加强艾滋病防治,确保患者得到规范、有效治疗和管理,年,我市将治疗艾滋病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治”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基础上,医院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对于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市疾控中心将医院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管理。据悉,全市艾滋医院有四个,分别医院(医院、医院感染科)、医院、医院医院。针对艾滋病患者,市卫计委、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还将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为患者办理低保、进行生活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丢掉有色眼镜,正视艾滋病

“其实艾滋病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可怕,只要对艾滋病有科学了解,我们是可以有效避免艾滋病的。”李毅说,现在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多数是由于认识不足引起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而性传播是最多传播途径。”李毅说,与艾滋病人常规的接触并不会感染艾滋病,所以大可不必“谈艾色变”。“不进行高危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几率。”

而艾滋病的另一个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这种传播多发生于吸毒人员,主要由于共用针头引起的。“有的人会担心献血感染艾滋病,而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是在正规的血站献血,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这一点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艾滋病在窗口期无法通过血液检测,如果短期内有过高危性行为的献血者,需提前到艾滋病检测点进行艾滋病筛查,排除艾滋病的可能再献血。

母婴感染占的比例较小,李毅告诉记者,现在患有艾滋病的妈妈可以通过药物阻断,生下健康的宝宝。“医院已经有很多药物阻断成功的案例,只是患病妈妈在生了宝宝之后,不能母乳喂养,需采用人工喂养,避免艾滋病经母乳传播给宝宝,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和宝宝有血液接触。”

记者手记

人们常常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艾滋病人,很多人无法做到与他们和平共处,甚至有的艾滋病患者不敢将病情告诉他人。艾滋病,这个不少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比疾病更可怕的是歧视。在这里,本报呼吁,请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摘下有色眼镜,正确认识,减少歧视,用平常心看待艾滋病,我们可以与艾滋病人共同相处。

延伸阅读

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破坏力让很多人谈艾色变。

自年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艾滋病这件事上,人们也存在很多误区。最常见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专家建议有九类人应及时去做HIV检测,看看有没有自己?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核心三招交给你。

误区一:感染HIV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旦感染HIV,这个人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其实不是这样的。HIV指的是艾滋病毒,而艾滋病(AIDS)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时,才会发展为艾滋病,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误区二:日常接触会感染HIV病毒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担心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毒。

其实,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即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有证据表明,HIV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眼泪、汗液或唾液传染。

因此,以下途径不会感染HIV病毒:

与HIV阳性患者呼吸同样的空气;

在HIV阳性患者之后接触马桶或门把手;

与HIV携带者拥抱、接吻或握手;

与HIV携带者共用餐具;

在健身馆共用健身器材。

误区三感染HIV后一定会有症状

众所周知,感染艾滋病毒后会出现如低烧、淋巴结肿大、四肢无力等症状。其实并不是所有人在感染病毒后一定有症状产生。

感染HIV病毒后,可能会有一个长时间的无症状感染期,这个时期可持续约2至10年,这期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病毒携带者虽然已经被感染甚至可传染他人,但还没有发病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误区四感染HIV后很快就会死亡

人们之所以对艾滋病这么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高死亡率。

然而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并不同,有些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

准确地说,艾滋病不经治疗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但目前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误区五同性恋一定会患艾滋病

由于很多艾滋病患者都是同性恋群体,导致人们将同性恋和艾滋病相提并论。

客观讲,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同性恋中比较流行,原因是男性间的性行为更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但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的传播并无关联,对于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

误区六蚊虫叮咬会感染HIV

蚊子或其他吸血型昆虫的叮咬是不会传染HIV的。

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蚊子吸血后通常不会马上去叮咬下一个个体,而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消化吸进体内的血液。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相关研究也没有发现过蚊虫叮咬会传播HIV的证据,即使是在有很多蚊子和AIDS病例地区,也没有发现蚊子会传染艾滋病。

误区七母亲是HIV阳性,孩子就一定是

如果母亲HIV阳性,传给孩子的概率是25%。母婴传播主要是围产期传播,孩子在通过产道时可能经摩擦、接触羊水和血液而传播,另外是通过母乳喂养传播。

避免的方法是,第一不给孩子吃母乳,第二可以剖腹产,第三服抗病毒药,使母亲血液中病毒减少到最低,产道的病毒可由25%下降到2%。

误区八安全套防不住HIV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他性病传播的防护率达85%以上。

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套,可以有效隔绝病毒。不过最安全的还是避免多个性伴侣、一夜情等高危性行为。

误区九网购试纸、献血就能检测HIV

网购试纸很多没有质量保证,不能完全确保检验的准确性。而为检测HIV进行献血,也是极不负责的行为。目前很多地区的疾控中心都可以提供HIV免费检测,检测结果只限医院人员知晓,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专家建议以下9类人群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   

——性活跃者,无论年龄大小,建议每年都检测HIV 

——与多个性伴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性活跃者,建议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卖淫嫖娼人员 

——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尤其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 

——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共用针具注射的人士

——结核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 

——性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可采取以下相应预防措施:   

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医院检查、治疗。   

2、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66.5万人,死亡20.9万人;年新报告发现感染者和病人12.4万人,其中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例占到94.7%。

当前,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主要方式。对付这个“全世界的敌人”,需要患者、医生、政府、企业等各界共同努力,把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本报记者:姜茜阳综合新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kqw.com/dlxr/91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