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长肉只会胖,脏器里长肉可能会癌变

26岁的赵女士,1个月前感觉左上腹隐隐作痛,有时疼得非常剧烈,直冒冷汗,而且大便次数变多,每天大概7、8次,大便不成形。

意识到严重性之后,医院做了检查。经医生诊断,她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而她直肠里局部的息肉已经发生癌变,不得不做全结肠切除手术......

息肉是什么?

息肉,通俗点来说,就是多余的“肉”,长在人体空腔脏器的内表面上,根据息肉的生长部位来命名。可发于鼻腔、声带、胆囊、直肠等多个有黏膜的地方。

肿瘤专家表示:其实,息肉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但有一部分息肉可能会发生癌变!癌变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早早将息肉处理掉。

哪些息肉有癌变的倾向?

腺瘤性肠道息肉:

腺瘤性息肉有明显恶变倾向,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在肠道息肉中占比约30%,肿瘤面积越大,癌变的几率就越高。

有数据调查发现,腺瘤的癌变率约为1.5%~10%,而超过80%以上的大肠癌患者就是通过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所以对这类型的息肉一定要引起重视。

处理建议:当发现大便不规律、黏液便和便血等肠道息肉相关症状时,医院进行肠镜等检查,检查如果发现息肉呈单发、较小、带蒂、表面光滑、活动度好,那可以根据情况直接在肠镜下切除。

腺瘤性胃息肉:

腺瘤性胃息肉癌变率可达50%,尤其当面积大于2cm时,癌变几率会更高。

处理建议: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年龄比较大、不良饮食习惯者要注意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如果检查发现胃息肉直径小于1cm,且数目较少,可以先密切观察,定期复查,但是要是同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要及时治疗;

如果息肉的直径在1~2cm之间,且数目较多、无蒂,建议切除;直径大于2厘米,一定要及时切除干净。

腺瘤性胆囊息肉

腺瘤性胆囊息肉癌变的几率是最高的,可达10%。

处理建议:年龄50岁、肥胖、高脂血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胆囊息肉的高发人群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如果检查发现息肉直径直径1cm,并且短时间内增长速度比较快或者是伴有消化不良、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进行胆囊切除。

息肉是否癌变以及癌变的几率,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年龄、息肉的形状和大小等多种因素。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出现不适症状,医院检查,然后让有经验的医生来判断应该如何处理比较合适。

医院

无痛胃镜+肠镜检查

一次完成!

仅需元

(使用仅限每周二和周四)

Hello,伙伴们长按并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kqw.com/dlxr/92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