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侠对话四维神探当胆囊君遇到息肉

医院订阅哦!

春天来了,一年一度的体检又开始了。胆囊息肉是胆囊超声检查中经常提示的一种印象诊断,以往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者,体检者非常焦虑、恐惧,担心会发展成胆囊癌,现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刘香娥就有关胆囊息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胆囊息肉就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桑椹状突起的一类病变总称,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淋巴性息肉。其中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癌前病变的,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而其它性息肉尤其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则不会发生癌变。其中胆固醇性息肉占所有息肉的50%以上,所以当超声提示胆囊息肉时大可不必因为发现胆囊息肉而闹心、上火、焦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对待胆囊息肉,什么样的息肉我们可以轻视呢?

胆固醇息肉占所有息肉的比例较高,胆固醇息肉实际上就是小结石不会发生癌变,对于小于5毫米的胆囊息肉实质为胆囊小结石的概率要达到90%以上。再从胆囊壁的高柱状上皮结构来说,泥沙样的小结石容易在皱褶样的胆囊壁上皮垢积,所以当超声医师提示你为多发的,直径小于5mm、有蒂且蒂细、高回声胆囊息肉时,息肉很可能是胆固醇性息肉,良性病变的几率在99%以上,在临床上也发现有的这样息肉会自行脱落,所以只需要一年复查一次就行了。

哪些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胆囊息肉?

当息肉直径在0.6—10mm、息肉基底部较宽、回声较低、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无论单发还是多发,己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虽然这样的息肉50%以上也多为胆固醇型息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女性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加之胆囊结石长期对胆囊壁的摩擦,胆囊炎症反复发作,都在增加胆囊壁发生癌变的风险,即便是结石性质的息肉也易发生胆总管结石引发阻塞性黄疸的发生。所以这类的息肉要重视,半年复查一次,发现长大了及时手术。

哪些是建议手术的胆囊息肉

临床上发现大于10mm胆囊息肉近10%己发生癌变;直径大于13mm的胆囊息肉近期复查生长迅速、基底部较宽的90%己癌变。所以直径在10mm以上的、呈菜花状、血流信号丰富的,年龄大于50岁,并有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症状明显的胆囊息肉,满足上述两条的建议择期手术治疗。如息肉直径大于13mm,近期复查生长迅速,基底部宽大的需限期手术治疗。

亲!如果得了胆囊息肉请一定要理性对待它。

“服务理念来!请握住我的手,我们用心做最好!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白殿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kqw.com/jbby/8940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