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诗光第期原创更新!
倾听女性的声音!
病房里的天赖之音
作者
红雪
大家最讨厌,最尴尬的声音,在特殊的时刻里,竟是天籁之音,放屁有理,废气万岁!
办住院时,工作人员问:医院住过院?我说18年前在这儿做手术生孩子。医院的数据系统,当年的回忆被掀开了一个角。我还记得那位和蔼的产科女医生的样子,她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用轻柔的话语抚慰了我。马丁的芒果拍摄
01
刚入院的病房里有一位阿姨,肠梗阻,切掉了一米五的肠子,女儿陪着,阿姨很听女儿的话;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阑尾穿孔,妈妈陪着,很乖巧。疼的时候小姑娘只是默默地流泪,偶尔才能听到她的声音,是小苗重生的力量;还有一位女士性格很好,挺可爱的,她做了肠道息肉,丈夫全程陪着,我的加床挨着她的病床,他们夫妻俩很亲热,让我有点不好意思。老中青儿童病号四人,这个暂时的小团体里,大家尽力相互温暖。彼此微笑,鼓励的眼神,递上两个桔子,交流生病感受……
大家彼此不问姓名,也不聊做什么工作,病痛中短暂的相遇,每个人都温柔豁达,和护士的冷言怒面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起了小姚,三个月前,我陪老爸做疝气手术时认识了小姚,她也是陪父亲,她父亲切除了胆囊。她性格也很开朗,我们建立了女儿联盟,一起打饭,散步,租陪护床。
聊的多了,才知道她接连遭遇了不幸。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疫情前,她做了甲状腺癌手术,一直瞒着父母,疫情期间奶奶去世,接着父亲又住院手术。
经历了那么多,难得她的心态依旧很好,让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02
也许别人苦难对自己的苦难有疗愈作用,我觉得自己还算幸运。
这一次我也做疝气手术,等待做B超有点难熬,做了四次B超,经历了漫长的一次次排队。做心脏彩超时,医生说我太瘦了,我才知道太瘦和太胖的人,做心脏B超想看清楚比较费劲。于是我给医生说,以后我会努力吃胖一点,不给医生添麻烦,医生笑了。在B超室外等侯,一个45天大的小宝宝大哭不止,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来回踱步,问孩子怎么了,回答只有哭声,我忍不住跟着哭声紧张起来,多么似曾相识的画面!医院里,每个人都有一份无法交换的苦痛。胃肠科住院部的过道里,病号们挂着各类袋子走的极慢。大家处在被倍速生活遗忘的时空里,拖着肉身忍着痛苦努力从容淡定,只有孩子们疼起来可以无所顾忌地哭闹着。彼此只要停下来多聊两句,各种关于生老病死的想法就都汹涌澎湃。倾诉,在此刻或许是唯一的止痛药。不大的病房住了8个人,病房里奇热无比,盖被子睡一会一身汗,掀了被子又冷,一晚上呼噜声此起彼伏,只有小小病床是自己的领地。03
进手术室后,有四个小时记忆空白。手术室里有三位年轻人,两位负责麻醉。
那没有知觉的四小时,医生护士修补了我身体肉眼看不见的残缺,神奇的外科手术让我恢复完整。
之前两次手术腹部留下的疤痕附近,又多了新的伤痕,破坏亦是新建,这在手术中是矛盾对立却又和谐共生。
中午一点进了手术室,醒后我说第一句话是问医生几点了,原来已经是下午五点二十了。
闺蜜接上我,怜惜地摸了摸我的脸,我冲她笑了笑。最坚难的是手术后的时光,闺蜜像照顾女儿一样照顾我,幸福感爆掤。
她给我洗脸敷面膜,为我洗脚,做脚护,我们简直把住院当成了度假。
我想起了我俩曾住过的三角形病房。当时闺蜜怀着老二浮肿得厉害,不得不住院治疗,医院陪护她,我们俩也当是度假,两人成天有说不完的话。这次又是我们珍贵的相伴,病痛在相伴中被稀释了。全麻插管让我的嗓子嘶哑,气管里有痰,想咳嗽时,我急忙按住刀口,尽量把咳嗽往下咽,每咳一下,缝线处巨疼,身体跟着颤抖,立刻一身虚汗。
04
手术后第二天我第一次下床去卫生间,步履蹒跚。
走回病床时,每迈一步身上就冒热汗,脚像灌了铅似的重,头晕,满眼金星,头发麻。有那么一个瞬间差点晕倒,闺蜜扶着我,我凭着意念才没有倒下。手术后换了病房,隔壁病床的一位15岁少女做了阑尾手术,她也一直没通气,她母亲急得不行。
我们打趣,现在病房里放屁声是大家集体期待的天籁之音。
医生要求我躺三天,因为一直没通气,两天没有吃喝,感觉灵魂被抽走了一大半,中间喝几口米汤都觉得是人间美味。
术后第三天下午,我等来了身体中流泄出的天籁之音,皆大欢喜。兴高采烈地喝了水,吃了一碗小米粥。
米香味立刻从胃里扩散开,沁透了全身,那一刻身体和灵魂被小米粥的能量所抚慰,感觉迎来了又一次新生。离开母体,我们诞生;历经一次次疾病、苦难和伤害,我们一次次重生,变得更强大,然后越活越潇洒!
躺在病床上记录下这些时,我心里一片祥和!写于.12.13
作者红雪,网名红色雪花,本名张雪红。生于新疆沙湾乡村,儿时从田野汲取了行走人生的力量。热爱文字,曾在新疆晨报、新疆经济报做记者17年,新丝路博客博主,悦己诗光创办者。希望汇聚力量致力女性成长,愿一生在文字中修行,让生活成为诗意的存在。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红色雪花感谢遇见赞赏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