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习
基本案情
年5月22日,卢某刚驾驶的苏B×××××小型普通客车撞到走在人行横道的行人吴某芳,造成吴某芳受伤的交通事故。该车由中国人保宜兴支公司承保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该事故经宜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卢某刚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吴某芳无责任。
住院期间,吴某芳于年7月6日下床时不慎摔倒致骨折,于年8月25日再次不慎摔倒伤及头部及左肩部。年3月16日,吴某芳家属放弃治疗,经劝说无效后,自动出院。次日,吴某芳入医院治疗,年4月18日,吴某芳家属要求出院,因随时有生命危险,经劝说无效,放弃治疗。出院后,吴某芳于当日死亡。
年4月18日,宜兴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室出具鉴定书一份,载明:“吴某芳符合交通事故所致损伤以及摔跌所致损伤后长期卧床,终因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年3月26日,经卢某刚申请,本院依法委托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一份,载明:“吴某芳死亡与交通事故死亡存在主要因果关系。”后吴某芳法定继承人左某军、左某仙、左某红、左某芬申请参加诉讼并请求法院判决中国人保宜兴支公司、卢某刚赔偿元。
案件焦点
发生交通事故后,伤者在治疗期间因自身过失导致损失扩大,扩大部分的损失能否与其他损失一并在交强险限额内先行赔偿。
裁判要旨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扩大有过失的,可以减轻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吴某芳住院期间因疏忽大意,不慎两次摔跌,根据鉴定意见,摔跌导致的损伤使得吴某芳卧床时限进一步延长,长期卧床使患者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以及形成压疮并感染,足以认定吴某芳因摔跌扩大了损失,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
综上,依据原告提供的医药费发票、病程记录,明确吴某芳住院期间与其摔跌无关的损失应全部由被告承担。其他损失与吴某芳摔跌导致的损失有关联性,再根据鉴定意见,本院酌定,由原告自负20%的责任,被告负担80%的责任,在交强险及第三者商业责任险限额内,均应按照前述比例区分赔偿责任。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判决如下:
一、中国人保宜兴支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内支付交通事故理赔款元,其中支付左某军、左某仙、左某红、左某芬元,返还卢某刚元;
二、驳回左某军、左某仙、左某红、左某芬的其他诉讼请求。
中国人保宜兴支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同意一审法院裁判意见。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予以维持。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来源:《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道路交通纠纷》,本文有删减)
关联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以下简称“商业三者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被侵权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延伸阅读
最新道路交通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目录先导
向上滑动阅览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年4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年10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
(年9月3日)
交通运输法规制定程序规定
(年11月27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班线通行条件审核规则》的通知
(年12月24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
(年7月22日)
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
(年11月22日)
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
(年11月22日)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
(年11月15日)
二、道路运输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年1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年3月2日)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年3月7日)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年9月13日)
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
(年8月20日)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年3月24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年4月30日)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年9月14日)
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
(年5月25日)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年11月28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
(年6月1日)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年8月19日)
关于印发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年10月18日)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程序规定
(年12月3日)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
(年6月20日)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年7月6日)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年9月6日)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服务指南
(年9月24日)
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业务办理工作指南(试行)
(年6月6日)
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网上年度审验工作规范
(年4月17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车行道边缘线有关问题的答复
(年12月10日)
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年7月24日)
三、机动车与驾驶人管理
(一)机动车管理
机动车登记规定
(年9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年4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
(年3月2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机构在办理交强险业务中代收代缴车船税有关问题的复函
(年4月14日)
关于加强涉及军车号牌及相关证件违法犯罪活动查处工作的意见
(年4月22日)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
(年1月15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拖拉机注册登记有关问题的函
(年8月2日)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年4月5日)
警车管理规定
(年11月29日)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年3月2日)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年10月23日)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
(年9月14日)
二手车交易规范
(年3月24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
(年3月14日)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年10月13日)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年6月21日)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年6月21日)
公安部关于加强右置方向盘汽车管理的通知
(年9月8日)
公安部关于右置方向盘汽车管理有关问题的通告
(年9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交警部门能否以交通违章行为未处理为由不予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问题的答复
(年11月17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GB-《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函
(年8月22日)
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第2号修改单
(年6月22日)
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第3号修改单
(年8月20日)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年5月11日)
(二)机动车报废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
(年4月22日)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年12月27日)
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关于印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年11月6日)
公安部关于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治安管理办法
(年3月25日)
(三)驾驶人管理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年1月29日)
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
(年3月21日)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年4月21日)
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驾驶证自学直考试点的公告
(年2月3日)
临时入境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规定
(年12月1日)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管理规定
(年1月15日)
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
(年4月25日)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年6月21日)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
(年8月26日)
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办法
(年3月18日)
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
(年8月26日)
公安部关于加强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管理的通知
(年7月31日)
四、交通事故处理与违法行为处罚
(一)交通事故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年7月22日)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年12月24日)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节录)
(年5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年10月26日)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年11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年5月29日)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
(年11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年6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年1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
(年9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年12月18日)
(二)违法行为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年1月22日)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年4月7日)
公安部关于下发《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年7月5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增加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年8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调整部分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年2月9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增加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年7月29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调整部分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增加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年6月27日)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
(年2月28日)
五、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与强制保险
(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录)
(年5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年6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年3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年11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年6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年12月25日)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年4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问题的批复
(年2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出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
(年12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
(年12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范围问题的答复
(年2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问题的答复
(年6月4日)
民政部关于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抚恤问题的通知
(年6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保六安市分公司与李福国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请示的复函
(年10月16日)
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工作的通知
(年6月23日)
(二)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年4月24日)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年3月2日)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年9月10日)
财政部、保监会关于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费收入中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
(年3月18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交强险理赔服务质量的通知
(年9月23日)
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公告
(年1月11日)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
(年6月27日)
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投保人代表、社会公众代表和旁听人员抽签办法
(年12月4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调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的批复
(年1月11日)
公安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实行酒后驾驶与机动车交强险费率联系浮动制度的通知
(年1月20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
(年2月23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拖拉机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行业协会费率的批复
(年1月18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证和标志管理的通知
(年6月5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交强险标志上增加条形码的批复
(年4月7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交强险有关问题的复函
(年4月10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保险车辆肇事逃逸是否属于保险除外责任的复函
(年9月20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机动车辆商品车投保交强险有关事宜的复函
(年4月15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印发《交强险财产损失“互碰自赔”处理办法》的通知
(年12月18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交强险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年1月10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机动车交强险承保工作管理的通知
(年3月25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拖拉机交强险承保工作的紧急通知
(年5月28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摩托车交强险有关工作的通知
(年2月9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交强险承保服务工作的通知
(年6月13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交强险承保中“即时生效”有关问题的复函
(年3月3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浙江省实施交强险费率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联系浮动办法的批复
(年8月11日)
六、地方性规定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年9月28日)
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
(年2月24日)
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若干规定
(年12月14日)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年3月26日)
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年11月28日)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年11月28日)
附录
公安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公安部决定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导语(节选)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机动车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利用强制保险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通过浮动保费减少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国务院公布的自年7月1日起施行,年3月修订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是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赔偿和监督管理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同时,国家还通过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抢救费用超过保险责任限额,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情况下,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事后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年9月,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相关书目
最新法律政策全书
法律政策全书是我社传统的工具书品牌,自年上市以来,多次改版加印,深受读者的欢迎。本次改版结合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的时代背景,吸收了年、年、年国务院、两高、各部委发布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及各类规范文件。
法律政策全书书目清单
1.最新刑事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5
2.最新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3
3.最新公司企业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1
4.最新上市公司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0
5.最新金融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7
6.最新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1
7.最新土地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2
8.最新房地产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6
9.最新房屋征收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4
10.最新建设工程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8
11.最新道路交通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4
12.最新医疗卫生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8
13.最新劳动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4
14.最新社会保险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4
15.最新税收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0
16.最新民事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8
17.最新行政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1
18.最新公安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3
19.最新纪检监察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9
20.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4
21.最新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7---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