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射洪历史第1

治疗青春痘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
第一章大革命洪流中的射洪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伴随着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射洪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满怀豪情,涌入了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洪流。侵入的外国帝国主义同本国的封建势力相勾结,使国家陷人屈辱和苦难的深渊,人民遭受着残酷的压榨和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四川防区制形成后,大小军阀为扩大势力范围,互相争夺地盘,连年混战,祸国殃民。滇、黔军和川军占领射洪后,兵匪交织,横征暴敛,民众痛苦不堪。在中国处于军阀黑暗统治,民族危机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受《新青年》杂志等进步书刊的影响,一场以科学、民主为旗帜,向封建主义宣战的新文化运动逐步在射洪开展起来。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批射洪在外求学的知识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向家乡人民传播救国救民真理。随后在中共重庆地委领导下,国民党(左派)射洪县党部成立。以此为阵地,射洪地区迅速掀起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浪潮。特别是在太和镇部队驻军中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为射洪地区中共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年11月,驻军连长张绵祜率部参加了“泸(州)顺(庆)起义”,更加把射洪的大革命斗争推向到高潮。第一节大革命时期射洪的经济社会状况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射洪,是四川中部北缘的一个丘陵县。人民勤劳智慧。气候温和,有涪江水利之便,主产粮食、棉花和蚕丝、井盐,酿酒技艺历史悠久,柳树镇就是闻名全国的沱牌曲酒的故乡。在这块土地上,曾出现过不少名垂古今的仁人志士,创立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但受长期封建专制的桎梏,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特别是进入十九世纪中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经济社会每况愈下,人民在灾难与痛苦中呻吟。帝国主义侵人四川,首先是依据清政府与英、美、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传教士自由进人中国内地传教。当时,传到射洪的主要是耶稣教和天主教。传教士到射洪后,立即与地方封建势力串通一气,占地盘、设教堂、立教会,蛊惑人心,欺压群众。帝国主义传教士的行径,激起了射洪人民的极大愤怒。年8月,射洪县太和镇、太乙镇、洋溪镇数千群众举行“顺天教起义”,义军捣毁天主教堂,搜杀不肖教徒,没收地主、富商财产,散发饥民。同时,“招集铁匠,广造军械”。每天出城“打粮",将豪绅地主的积谷运进城内供起义部队食用。义军战士红布缠头,身着红心青边号褂,上书“顺天教义兵神勇”7个大字。一时间,在全县城乡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洋人传教”的怒吼。由于教会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历时数月的顺天教范义终被清军扑灭。年4月,射洪被迫赔偿教会损失白银数万两。帝国主义宗教侵略中国的同时,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重庆正式成为外国的通商口岸。继而采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种种手段,更加加快了对四川包括射洪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使人民长期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二、军阀混战,百姓遭殃四川军阀连年混战,各霸一方,在驻防区域内,自行委任官吏,把持捐税,对老百姓生杀予夺,为所欲为。军阀混战争防,每次都殃及射洪。年,北洋政府毁弃约法,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号召各省护法。四川督军刘存厚依附北洋军阀,护国军招讨使熊克武受命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川军二师(师长刘存厚)、三师(师长钟体道)和江防军第一路(司令张邦本)等部盘踞射洪。年,川军实行了整编,全省被划为11个区域,射洪与三台、蓬溪、遂宁等18个县划为第五区,属第五师(师长吕超)卫戍区。年4月,又将“卫戍区域”改名为“驻防区域”,防区制遂由此形成。在防区里,军阀掌握一切军政财文大权,地方官吏、土豪劣绅充当军阀征收饷款的先锋。百姓受到残酷盘剥。川、滇、黔军阀混战,射洪战祸频临。年,滇军将领唐继尧在川军内部发动“倒熊”之战。5月,倒熊军北路石青阳、卢师谛、颜德基部各1旅,由射洪、三台西进,与吕超部会师攻成都,熊军失利。吕超乘机接纳滇军。9月中旬,滇军奉调简阳,参与龙泉驿大会战。9月下旬,川军取得胜利,滇黔军被逐出川,射洪即为熊克武部驻防。年2月,吴佩孚命令“援川”。4月初,成渝地区被吴佩孚所属联军杨森、邓锡侯等部攻占。熊克武在遂宁、射洪、三台一带集中部队,准备反攻。是时,射洪境内军队频繁调动。4月,熊克武部第一、五、六师陆续驻扎射洪县城。年1月27日,杨森率部袭取三台县城。与此同时,熊克武部与邓锡侯部在射洪县太和镇激战。29日,射洪为杨森军占领。年,杨森发动“统一四川”之战,形势逆转,杨部撤走。8月,四川陆军第五师何光烈部进驻射洪。“泸顺起义”事败,田颂尧、李家钰部分据射洪,出现“百里山河成两界”的局面。年,国共合作,革命处于高潮,军阀部队迫于形势,均先后易帜,射洪驻防部队第五师改为“国民革命军”。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军阀和地方官更相互勾结,拼命扩大防地,充实兵力,自立法律,自征赋税,称王称霸。“乱军过境,人民分散,十室九空,鸡犬绝迹”,射洪河山支离破碎。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以各帝国主义为后台的四川军阀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军阀混战愈演愈烈。三、税赋奇重民众苦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地方官吏为维护其利益,军阀部队为扩充势力范围,千方百计增加税赋,大肆搜刮人民。民国初期,苛捐杂杂税遍地兴起,有烟草税、租石税、蚕税、猪税、娱乐捐、轿铺捐等近百种。年后,防区制兴,各自为政,田赋规章多遭破坏,驻军粮饷不足,明令地方借垫,由团保依限征解。开始以第二年粮额作抵,后便寅吃卯粮,漫无标准,随即由借垫转为预征。国民党统治全国后,税赋数量和种类攀升,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有田赋及其附加、契税、验契税、佃当税、盐税、常牙税、鸦片税、屠宰税、酒税、茶税、鱼业税、百货税、桐油税。还有统捐、船捐、房捐、店铺捐、茶馆捐、栈房捐、饭铺捐、大行捐、印花捐、娱乐捐、妓女捐、花子捐、傍粮捐、枪支捐、火线捐、月儿捐、诉讼费、招待费、送礼费、壮丁费、子弹费、造路费等等。防区制时期,大小军阀以防区为独立王国争夺地盘,连年混战,祸及人民。当时,盐业是射洪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就成了军阀掠夺盐税的主要目标。年前后,川、滇、黔军大混战,射洪地方屡遭兵祸估逼,盐灶商历筹军饷达数十万银元,井灶损失甚巨。“泸顺起义”后,上半县的射洪盐场,下半县的射蓬盐场,即被田颂尧、李家钰两军分占。盐官由驻军更易,盐税由驻军估提,附加任意征收。当时,上下两场年产盐共22万担,年收盐税25万(银)元,均被两军提走。同时,两军为增加军费收入,疯狂预征田赋,实行3月一征,一年4次。至年6月,田、李两支军队已开征年的粮税。此外,两军每年各派特捐一次,田军1.8万元,李军1.2万元。临时摊派之灯捐、政费及党员互助社经费等,名目繁多,且无定数。他们还估提官产、公产、庙产、会产,设立禁烟局、征收局、烟酒公卖局、护商事务所等进行强征暴敛。军阀还规定每次缴收必须是银元,而农民所得往往是铜元,故又必须合成银元,加重民众负担。军阀为了垄断金融,还自造货币。各部队除自开银行发行钞票外,还发行银元、铜元。人民外出几十里地,也得以高价去银行兑换另另一戌区的钱,方能通行。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军阀、官吏则从中渔利。奇重的税赋和地主的重租重押,压在贫苦人民的头上。凡交不起捐税和各种摊派者,军阀、地主豪绅便施以暴刑,逼迫向高利贷主“借钱”、“借粮”。若借钱则按借时谷米的最高价借给,还时,虽粮谷便宜了,但仍按原价收钱。这样,往往是秋借1斗,春还3斗。逼得多少人倾家荡产,卖儿卖女,上吊身亡。

END

来源:中共射洪市委党史研究室

主办:射洪市纪委监委

举报--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kqw.com/jbby/941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