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医享网分享:
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每年例行体检的习惯,这是值得肯定的。伴随着体检的普及,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轻度异常,肝胆胰脾腹腔B超提示占位、结石等等,建议到专科进一步诊治。而接下来,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过分担忧,寝食不安,网上一顿乱搜,偶尔还会误入小广告误区。
在门诊也经常碰到一些朋友,不远千里赶到北京,找黄牛挂了专家号,结果最后只是一个完全不用担心的小问题,专家一两句话就完事了,自己却耗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实在没有必要。本篇就简单普及一下肝胆系统常见的四大良性疾病,如果以后体检遇到了,请君勿太操心,takeiteasy!
下面列举几个B超有异常但一般无需处理的肝胆问题。
脂肪肝
很多人,包括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体检B超报告上都会写脂肪肝。脂肪肝曾经离国人很远,但经济发展了,这个富贵病也就随之而来。
通俗地说,脂肪肝就是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造成肝脏看上去不再那么红润娇嫩,而变得油腻发韧。
脂肪肝大概分两种,第一种就是胖子们常见的,因为血糖血脂较高导致的脂肪肝,专业名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另一种人并不肥胖,但应酬很多,经常喝酒,酒精促进脂肪在肝细胞沉积,专业名词叫做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
其实轻度的脂肪肝并没有严重的问题,而且是完全可逆的,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而正由于这个疾病越来越普及,很多无良药商打起了它的主意,在电视上、网上卖这个茶那个药,号称治疗脂肪肝,患者往往花了很多钱,却并不见效。
可以负责任地说,目前FDA还没有批准任何一款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脂肪肝患者不要过分紧张乱吃药,还是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做起。
肝囊肿
肝囊肿,通俗地说,就是肝内有个类圆形的囊腔,内涵体液。
根据数量,可分为单发和多发。肝囊肿是一个完全良性的疾病,绝不会恶变。
一般人查体发现的肝囊肿都不需要处理,只有囊肿特别大,压迫到临近的胃之类的脏器,引起吃饭后饱胀等不适,才需要处理。而即使处理,也是微创手术,所以不论什么情况,都不用太过担心。
只有一种少见情况——多囊肝,囊中套囊,囊上长囊,这种情况务必需要去专科进一步咨询。
肝血管瘤
所谓血管瘤,就是源于血管的一种先天发育畸形,全身多处都可以发生,发生在肝上的,就叫做肝血管瘤。
血管瘤也是良性疾病,绝不会恶变。既往医学观点认为血管瘤破裂会导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因此一旦检查出来就要手术切除。但是近十年来,国内外都形成了统一认识,肝血管瘤是一个非常韧的瘤体,除非外伤直接刺破,尚未见到自发破裂的报道。因此干预指征发生了变化,没有症状的血管瘤定期观察即可。
但肝血管瘤是会长大的,有的会压迫到邻近器官,这样就要考虑手术切除。而如果血管瘤非常大,医院的肝胆中心进行手术。
我前段时间就参与了一例巨大肝血管瘤手术,患者的血管瘤长大到40多厘米,把胃挤压得厉害,医院,医生都不敢接,后来找到我院。术中由于粘连严重,出了将近毫升血,最后涉险过关,手术成功切除。
胆囊息肉样病变
B超报告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多数由三种原因造成:胆囊息肉、胆固醇结晶和附着在胆囊壁上的胆结石。现行的国内外指南,推荐大于1cm的单个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者这样的病变伴随胆结石及胆囊炎症状,应用外科手术技术切掉胆囊。除了以上情况外,都不建议手术,否则会「错杀一千」,造成过度医疗。
目前肝胆外科通行的手术治疗方法,是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很多患者会疑问:胆囊这个器官感觉很重要,我能不能只切除息肉或摘掉结石,保留胆囊?这些患者的要求就是保胆手术疗法,即不切除胆囊,而用腹腔镜进入胆囊切除息肉或摘除结石。
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方法了,因为这样手术后,很容易复发(有数据说3年内6成患者会复发),而复发后就因为既往手术炎症粘连较重,失去了再一次微创手术的机会,只能开腹手术,患者平白承受了更多的痛苦。
事实上,胆囊这个器官并非人体所必须,它用于储存肝脏排出来的胆汁,再将其排入十二指肠。绝大多数人切除胆囊后,并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两害相权取其轻,切除胆囊是更明智的做法。
总结
以上四大常见的查体发现肝胆系统异常,科学的认识,才会科学的面对,减少不必要的紧张,降低不应该的浪费。不过,毕竟属于异常,也不能完全忽视,所以最后还是那句话,定期观察,门诊随访。
(来源:丁香医生;作者:王小满)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或是文章对你有帮助,就请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点击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小儿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