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沈雅(肝胆外科)
据说在我国,吃东西可分为三类:直接吃的、看着好像可以吃的、得想点办法才能吃的。嗯,不是有句名言么——民以食为天!
要说这秋天啊,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明明是五谷丰登、鱼蟹肥美的大好时候,竟然说里要控几里记几啊!
还能不能长点心了!
点心?点心在哪?
受不了美食诱惑?
也是。
面对吃的不动口怎么能叫吃货?!
注意!注意!
“胡吃海喝”,胆囊息肉要来找你了!
“医生,我平时吃多了就会肚子胀,其它也没啥特别感觉啊,怎么就得了胆囊息肉了呢?”50岁的尤阿姨满脸疑问。就在今年的单位体检中,尤阿姨的B超显示:胆囊多发息肉。为了进一步治疗,医院的肝胆外科就诊,医生建议住院治疗。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尤阿姨得了胆囊息肉呢?
胆囊息肉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行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大部分胆囊息肉病人并无感觉不适,少数病人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一般常规超声检查就可以确诊。
如果很不幸得了胆囊息肉,是不是只有手术这一条路呢?非也,如果觉得无症状,可以每半年来定期复查一次,如果感觉有腹痛或者其它症状出现,要及时就医了。
另外,很多人会和尤阿姨有着同样的问题,难道吃多了还会得胆囊息肉吗?经治医生黎亮主治医生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东西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再加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及其它精神压力较大,作息时间的不稳定,交际应酬,都会让我们的胆囊在无形中增加负担,慢慢开始病变。”
“怎么吃,吃什么?”
肝胆外科(二)全忠英护士长告诉我们,一般患者入院后,医生会开低脂饮食,就是饮食宜清淡,少油,宜选植物油。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多吃青菜、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尽量少食用肥肉、蛋黄、动物内脏和脑、鱼籽、蛋黄、肥肉、动物油等。少量多餐,均衡饮食。
肝胆外科(二)主任周俊主任医师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年轻人的夜生活亦丰富多彩,只是大量饮酒会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周主任还建议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控制好孩子的日常饮食,不能多吃大鱼大肉、大量海鲜等高胆固醇食物。很多小朋友现在超重,也会让他们的胆囊受到伤害。所以,胆囊息肉再也不是大人的“专利”,已经趋向年轻化了。
对于吃货来说,寻找美食、尝试美食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但想要长长久久地尝到美食,更要控制好自己,胡吃海喝,胆囊息肉可能就要来找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