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检查出胆囊息肉,那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胆囊粘膜向胆囊腔内突起的局部病变。
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
胆囊息肉的发病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都有关系。女性发病偏多,可能与情绪也有关系。发病患者集中在30-40岁之间。门诊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都有不吃早饭或者三餐不规律的情况。
1
不吃早饭饮食不规律,长期不吃早饭会导致胆汁无法排空,从而长时间滞留在胆囊里变粘稠,产生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不仅会引起胆囊息肉,还会诱发胆囊炎。
2
吃得太“好”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吃得越来越好,摄入的胆固醇越来越多,胆囊内胆汁的胆固醇浓度升高,就会容易形成结晶,结晶沉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胆固醇性息肉。
3
遗传胆囊息肉发病也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4
胃肠病患者胃炎、肠炎患者也可能因为胆囊周围组织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
医院温馨提示---身体这些信号,需要注意胆囊息肉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多在体检时查出。不过,病情较重或者发病较急时,几个“信号”还是比较有辨识度的。
如果右上腹、背部出现针刺般间隙性疼痛,在夜晚或疲劳时疼痛明显,偶尔肩膀也会感觉疼,建议做腹部B超,排查是否患有胆囊息肉。尤其是家族中有胆囊息肉病史的人群。
医院告诉您----胆囊息肉会癌变吗?得了胆囊息肉,最担心的是会癌变。直径超过1cm的单发性胆囊息肉有5%-10%的概率会发生癌变,胆固醇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如果查出胆囊息肉,建议进行定期复查。
胆囊息肉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手术?如果患者为胆囊内多发息肉,直径小于1.0cm,且息肉没有明显增长。定期B超复查,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变化即可。
以下这些情况,可能需要预防性胆囊切除(详细治疗计划以专业门诊医生建议为主):
1、胆囊单发息肉,直径接近或超过1.0cm的患者;
2、胆囊单发息肉有明显增大的患者;
3、50岁以上患者,且合并有胆囊结石者。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