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体检指标,让你一次全看懂

拿到体检报告,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体检结果,然而,这些体检指标反映的都是什么情况?

调查发现,真正能看懂各项体检指标的人并不多,97%的人对体检报告是“雾里看花”,尤其在体检数据超出或低于正常值范围时会更茫然:这该怎么办?大部分人医院找医生解读,会把报告搁置一边,最终导致潜在疾病不能提前预防、及时治疗。

体检报告怎么看?

以下是对24个常见体检指标的解读,以及各自相应的一些简单对策,一起来看看吧!

1、血压

>/90mmHg即高血压;

<90/60mmHg即低血压。

对策:

①少吃盐,控制体重。

②每周3~5次运动,每次大于30分钟。

③戒烟限酒。

2、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糖尿病。

对策:

①没症状的糖尿病也要治。

②减少精制食物,多吃五谷杂粮。

③减肥。

3、甘油三酯

>1.7mmol/L,即超标。

对策:

①多吃高纤维食物,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②多喝茶,戒烟戒酒,多运动。

4、总胆固醇

正常值3.1~5.2mmol/L,超出即超标。

对策:

①每天吃1~3瓣大蒜,可降胆固醇。

②早上、中午各占全天2/5的进食热量,晚饭1/5。

③多吃些高纤维食物如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芹菜等。

5、总蛋白

正常值60~80g/L,超出该区间说明肝脏受损。

对策:

①饮食清淡,营养丰富合理。

②坚持锻炼,消耗多余的脂肪和热量。

③注意休息,不要劳累。

6、谷丙转氨酶

>40U/L,说明肝功能异常。

对策:

①戒酒。

②调节情绪,不过分紧张和焦虑。

③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高蛋白的食物,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

7、胆结石

常在做B超时发现。有的疼痛,有的无症状。

对策:

①一定吃早饭。

②少吃零食、高油高糖食品,适当多喝水。

③经常胆囊炎发作、结石>2.5厘米、胆囊壁明显增厚或不规则增厚、胆囊充满结石4种患者尽早手术。

8、血尿酸

非同日两次空腹男性应<mmol/L,女性<mmol/L。超值即高尿酸血症。

对策:

①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食物。

②每天饮水ml以上,有助降低尿酸。

9、血肌酐

正常值在44~μmol/L。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

对策:

①老年人、消瘦者血肌酐会偏低。

②40岁后血肌酐每年下降约1%,练好肌肉可维持肌酐水平。

10、尿蛋白

每天排出尿蛋白≥2克,是慢性肾炎的一个标志。

对策:

①低蛋白饮食,多吃果疏,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少盐。

②少用肾毒性药,或遵医嘱选择肾毒性较小的药物。

11、尿糖

尿糖定性正常为阴性。阳性见于糖尿病、甲亢、慢性肝病、肾病等。

对策:

①妊娠并产下巨大儿的女性可能出现尿糖。

②减少精制食物,多吃五谷杂粮。

③减肥。

12、幽门螺杆菌

正常值不能超过50。

对策:

①18岁之后治疗效果更好。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就医治疗。

13、红细胞

成人每微升血液约有万~万个红细胞。红细胞减少会产生贫血;增加过多,血管容易阻塞。

对策:

①贫血较常见,先查清原发疾病,对症施治;

②补充富含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食物。

14、白细胞

成人每微升血液约有~个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有炎症;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等。

对策:

①如果明确是感染导致,治疗炎症即可。

②如有其他情况,医院就诊。

15、血小板

成人每微升血液约有10万~30万个血小板。若减少需排查转移性肿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及药物等原因。

对策:

①如有异常,医院就诊。

16、血红蛋白

正常值男性~g/L;女性~g/L。增多常见于高原居民、剧烈活动等;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

对策:

①缺铁性贫血选择补铁食物:红肉、动物血、动物肝脏等。

②贫血背后有时隐藏着恶性肿瘤、心脏病等严重问题,需引起重视。

17、癌胚抗原

临床中癌胚抗原>20μg/L时,可见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肺癌等。

对策:

①发现数值异常,应进行相关检查。

②尽早戒烟。长期吸烟可造成癌胚抗原数值升高。

18、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正常值为0~25ug/L。高出为阳性。

对策:

①阳性未必都是肝癌,需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瘤等情况。

②孕妇和新生儿都会出现升高,但会慢慢恢复正常。

19、窦性心律不齐

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

对策:

①常见于年轻人,与生气、情绪或用药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②通常没有症状,一般不必治疗。

20、早搏

分为房性和室性。临床表现为胸部憋气,有心脏停止跳动的感觉。

对策:

①多因缺乏运动、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导致。

②每天走路半个小时,可以帮助改善心肺功能。

③频发性早搏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导致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应治疗。

21、智齿

并非人人都会长。

对策:

①绝大多数人的智齿还是应该及早拔掉。

②智齿完全萌出、很正、咬合很好,无牙痛、炎症等,可以不拔。

③建议拔智齿年龄18~25岁。

22、乳腺增生

B超发现乳腺增生或结节。

对策:

①不生气、不熬夜、多运动,多吃蔬菜和水果。

②结节检查没恶性证据,不需要切除。

③40岁以上女性每年一次临床体检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

23、子宫肌瘤

B超发现子宫肌瘤。

对策:

①没有不适,肌瘤较小,一般不必治疗,每隔3~6个月随访。

②吃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意义不大。

③子宫肌瘤直径>6cm,或有出血严重、生长迅速,需考虑手术。

24、胆囊息肉

常在B超时发现。

对策:

①预防胆囊息肉,好好吃早饭。

②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的。发现有息肉,保持观察,如果短时间内突然增大则应遵医嘱手术治疗。

大象医生温馨提醒:

1、体检项目要随年龄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大,体检的项目也要有所增加。一般来说,男性35岁以上,应增加前列腺检查。女性45-50岁期间,要增加相关妇科检查,如乳腺、子宫、子宫附件、雌性激素等检查。

2、历年体检报告对比有助发现疾病

即使每次体检都没问题,也要把以前的体检报告保存起来,作为每年的体检报告对比参考。最好能把重要身体数据整理统计,密切追踪,这样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发生某种慢性疾病的几率。

体检报告看不懂,就来大象医生远程门诊

大象医生远程门诊,北上广专业医师坐诊,通过对体检报告的全面解读,给予专业的建议,针对体检异常指标,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制定个人健康管理方案。如需专科进一步处理,则提供就医导航,指导选择全国最佳的就诊医生。如果您对体检报告存有疑问,欢迎联系大象医生客服咨询预约,服务

最后,大象医生提醒您:一定要重视体检报告,如果需要复查,千万不要大意,以免耽误病情。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kqw.com/jbzd/920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