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黑芝麻小金橘饼:冠心病
黑芝麻补肾,含大量维生素E,可软化血管,是中医有名的益寿药;
金钱橘又称长寿果,常用于宽胸理气,用于心胃气痛。这两味药一宽上,一润下,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方法:取黑芝麻30克,小金橘饼3个。每日临睡前嚼服。
.........................................................................................................
2.治打呼咬牙
睡觉时口含桔皮一块,含十五分钟后吐出3-5次可根治打呼咬牙。
..............................................................................................................................
3.姜糖苏叶饮治感冒
生姜、苏叶各3克,冰糖15克,将沸水冲入浸泡10分钟,趁热喝完,每日2~3次。此方对于吹空调受凉的感冒、周身不适,无汗,胸闷不舒,头重身倦适用。
4.头发稀少或者掉头发
这是湖南一个老中医开的一个方子,不仅有效,关键是这个方子非常便宜:一共是3种药:鱼肝油,胱氨酸,维生素B6。都是一块多一瓶,都是一天3次,按着瓶上说明吃几片去吃,记住,3瓶一块吃,不要断。效果绝对好,比可贵的其他药有效得多。
5.头痛
苦丁茶是用冬青科植物苦丁茶的叶炮制加工而成,在古书上称“皋卢茶”,是药饮两用的珍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载有该药性味“苦、平、无毒,南人取作茗,煮饮”。此药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逐风活血的作用,是对付风热头痛的妙品。
6.慢性胃炎
坚持用黄瓜藤烧水喝,会治疗胃炎,很多朋友试过,很有效。
7.治咽炎
金银花15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青果15克,用克水煮开后,再用温火熬制45分钟,过滤后的药汤中加入蜂蜜,分三次服用,连服5~6天即可,此方对急、慢性咽炎都有特效。
8.嗓子牙龈发炎
如果嗓子、牙龈发炎了,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块,沾着盐吃,记得一定要是晚上,当时症状就会 减轻,第二天就好了。
9.夜盲
以前眼睛晚上看不清,白蒙蒙的,可能叫夜盲,医生开了,菊花,枸杞,鲍鱼的壳(打碎一块一块的),然后加点羊肝,没就猪肝,用水煮,没喝多久就好了,喝起来香香的,好有效!
10.咳嗽
这个咳嗽多发生在秋末冬初,遇到冷空气咳不停。没有痰,只是干咳。用黄蒿拌上鸡蛋,搅匀。用香油来煎鸡蛋。然后趁热吃掉,睡觉,发汗。第二天就好了。注意,吃了药再渴也不能喝水。否则无效。
11.风湿腿痛一方
海风滕g、追地风g,用高度白酒密封到大玻璃瓶内浸泡七天后饮用,每天晚餐喝20g,坚持使用可基本治愈。
12.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
鸡肠一付,洗净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
13.痔疮
原料就是用东北野生黑木耳,超市有卖的。泡开洗净,放在水里煮沸,一次CC,喝个三两天,一天两次,就完全好了,再也不会复发。
14.黄豆根治脚后跟痛
上了点年纪,不知何因脚后跟竟无端地疼痛起来,不能着地,吃药按摩都没止住,此有一法:黄豆根克,洗净,掺克水煎至水沸,略温时浸泡脚后跟,常泡常烫一日数次。
15.按揉虎口可减轻头痛
偏头痛很痛苦。有一个方法可减轻痛苦:如果是左面头痛,就用右手按揉左手的虎口穴;如果是右面头痛,就用左手按揉右手的虎口穴,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会减轻头痛。
16.骨质增生:河南名医
鲨甲60克,杜仲90克,牛膝90克,鲨甲焙干研面包成12包,每日1包,日服两次,杜仲牛膝用盐水炒后,煎水分24次,送服甲面。
17.木棍治手脚麻木
小时候睡觉醒来常手脚麻木,难受得很。母亲给我一根木棍叫我夹在手指(或脚趾)间,麻木立即缓解。后来每次手脚麻木都这么做,均有效。如果不方便找木棍,铅笔、筷子、扇子把都行。木质品都行。
18.顽固性咳嗽
枇杷既可食用又可入药,与蜂蜜配伍,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顽固性咳嗽会有一定的疗效。鲜枇杷洗净晾干,放蜂蜜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泡至枇杷脱色。取枇杷蜂蜜1汤匙,含于咽喉部慢慢咽下,暂不喝水、吃东西。每日3次。
19.流鼻血
小时候很多人都有个毛病,就是经常早上一醒来发现枕头上都是血,晚上流鼻血了。平常也容易一碰就流鼻血。有一个赤脚医生说,用红糖水煮精瘦肉,然后连汤带肉吃下去,这样就能好。
20.老年虚性便秘
老年人便秘较常见,又因其体质虚弱,便秘多属虚秘,治疗不宜用攻下的药,否则长期会使燥结更甚。可以用女贞子30g,当归15g,生白术15g,煎汤代茶饮服。一般服药后3至7天,大便大多可趋于正常。
21.打嗝
将花椒放进温水里服用,治疗打嗝。
22.虚寒性腹泻
用温水冲一小勺碾好的粗白胡椒颗粒后饮服,就可以缓解虚寒性腹泻带来的痛苦。
23.用电吹风治落枕
一次早晨起床后突然觉得脖子后面大筋疼痛,一扭转疼得更厉害,落枕了。我用家用电吹风在颈后及背部距离15厘米处吹了10分钟,使局部发红发热,注意不要太近以免烫伤皮肤。一天两次,我用了3-4次即好。
24.痔疮
原料就是用东北野生黑木耳,超市有卖的。泡开洗净,放在水里煮沸,一次CC,喝个三两天,一天两次,就完全好了,再也不会复发。
25.哮喘验方
用灸麻黄两钱(10克)、豆腐一块(约半斤)克、加水毫升,煮一小时后,去麻黄,吃豆腐喝汤;每周两次,三周为一疗程。
26.水土不服
南方人来北方或者北方人到南方,旅游或打工、探亲等,因水土不服全身出现过敏性皮疹,或头痛,腹泻。
治疗方法:老姜20片,加红糖5大勺,用三碗水煮成一碗水,凉温后服用。
预防方法:到外地先什么也不吃,只买一块生豆腐吃,就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27.鼻塞
葱根、生姜、香菜根凉水下锅,开锅后5分钟内关火。
28.失眠
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捣烂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失眠较久的人。
29.痔疮
原料就是用东北野生黑木耳,超市有卖的。泡开洗净,放在水里煮沸,一次CC,喝个三两天,一天两次,就完全好了,再也不会复发。
30.热枕法治耳鸣
以大豆炒热装于布袋内,令患者枕之。冷可更换,适用于头痛项痛,还有耳鸣等。将此法用于腰痛也有功效。
31.缓解突发腹泻(姜丝茶)
把10克的绿茶放入杯中,再把一片生姜切成丝,然后冲入沸水,再盖上盖子焖泡三分钟,就能制作一杯解决寒湿型腹泻的茶饮,而且立竿见影。
32.运动治膝关节痛
坐在椅子上,两手抱着大腿做膝关节屈伸运动一百次,每天做两回。
33.哮喘
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90头洗干净,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每天吃一头。
34.长期咳嗽
咳嗽了很长时间,就是好了还咳嗽,老是不好。这个可以这样:睡前用香油炒草鸡蛋,连吃,一直到不咳嗽,一般连吃一个月就可以。
35.掌根擦眼改善视力
人到老年视力减退,如用掌根擦眼可改善。具体做法是:双手十指交叉将掌根搓热按到双眼上,从眼窝向两侧按揉,同时擦眉骨和眼睛下部,每次可连续按揉,然后再搓热掌根做下一次。每天早晚各做10次,每次做完后双眼会感到很舒服,视物清楚,长期坚持对改善视力很有益处。
36.止虚火牙疼(鸡蛋茶)
把一个鸡蛋和四分之一勺的白胡椒粉混在一起打散拌搅匀,再冲入沸水,就能制作出一杯止虚火牙疼的茶饮(半天见效)
37.寒凉湿气
三伏天做生姜马甲,三斤姜榨汁,纯棉布做汗衫,泡到姜汁里,晒干,冬天三九天穿上。
38.便秘
吃南瓜或者红薯,第二天大便就顺畅了。
39.风热咳
一勺蜂蜜,一勺香油拌匀,不见油星,一天喝两三次。
40.风寒咳
生姜三片,核桃仁一把,红糖适量,拌在一起吃。
41.腿抽筋的方法
灯芯草一把,烧成灰后冲水喝,一次就可以了。
42.治水肿
一条鲤鱼洗净,加砂仁、扣仁各3克,放上生姜和一把枸杞,再放少许盐,上锅蒸熟,腿肿从尾吃,脸肿从头吃,一周一条。
43.胃痛
艾叶有温胃止痛的功效,对于寒性便秘也有较好的作用。艾叶干品10-15克,或鲜品30克,洗净切碎,鸡蛋3个打在碗里拌匀;接着把艾叶放进碗里和蛋液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在铁锅里放油,待油烧热后将艾叶蛋液放入炒至半熟,加入干净水毫升,煮沸5分钟即成。舀出后待其稍凉,渣水共服。
44.耳朵里老是痒
治疗这个就更加的简单了,用棉签蘸酒精或高度酒在耳朵里面擦擦,就立刻能够解决了。
45.皮肤瘙痒
取大枣20枚、绿豆克、猪油一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一剂,分次服下。
46.应急解酒(盐橘茶)
用水把橘子蘸湿,然后撒一点盐在上面按摩橘子,再用水清洗干净。这个时候再剥皮,把橘子皮撕成块状放入杯中,再放少量的盐到杯中(一个大橘子放1克盐),在杯中倒入开水进行焖泡(5分钟)。
47.足跟痛
川芎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足跟痛,可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1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48.口腔溃疡药方
口腔溃疡严重时,疼痛难忍,碰都不敢碰,什么都不敢吃。白矾(发面用的)用刀片刮下少许细未,(以能覆盖创口为准),然后上到创口上,静候五分钟即可。
49.结肠炎
结肠炎多是由于湿热毒邪蕴积肠道所致,而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可用于湿热毒聚肠道的结肠炎。但鱼腥草性寒,不属于者慎用。鱼腥草,洗净舂细,空腹生吃,每天2次,每次10克左右,忌吃猪油和肥肉。
50.血脂高
枸杞子10克,何首乌,草决明,山楂各15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山楂,银杏叶,绞股蓝各15克,泡茶喝。连服四疗程(半月为一疗程)。
51.脂溢性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与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有关。生姜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脂溢性皮炎,对属湿性的效果更为理想。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用纱布包裹拧出姜汁。先用温水清洗患处,擦干,再用棉球蘸姜汁反复擦患处,每天1-2次。
52.搭背疮:名医哈佰
用秦艽三钱,天花粉二钱研面牛乳调抹即好。
53.尿频
摩擦肾俞穴(即腰眼)对尿频不错。晚上临睡前,坐在床上,双脚下垂,宽衣解带,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收腹提肛,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用力上下搓次,次数越多越好。
54.低血压
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当茶冲泡服用一周。
55.耳鸣
每天搓耳朵至少3次,只要有时间就搓。先搓耳廓前部,就是靠脸近的地方9下,从上而下,然后是耳廓后部,也是9下,从上而下。搓完耳朵后,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孔三两秒钟,然后松开。
56.葱内膜治鸡眼
先将脚放在热水里泡15~20分钟,然后用剪刀将鸡眼周围的坏死白皮剪掉,再用带浆的葱皮擦鸡眼口周围,最后将葱内膜贴到鸡眼口上。为防止葱掉下来,可用橡皮膏将其固定住。隔一天重复一次。
57.神经衰弱
浮小麦50克,干草24克,大枣20克,酸枣仁30克,混合。水煎服,每天一次,半月治愈。
58.脱发头屑头痒
每次用桑树根皮*4钱,水二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生发.
59.扁平疣
新鲜长条紫茄子,切下茄子蒂把,放在炭火上烤热,趁热挤出蒂把的水,使劲擦扁平疣,神效!
60.除面部皱纹
鲜黄瓜汁二调羹,加入等量鸡蛋清(约一只蛋)搅匀,每晚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用半至一月,能使皮肤逐渐收缩,消除皱纹有特效。
61.身上痒:河南名医申金太
用荆芥熬水洗患处,两次除根。
62.声音哑(咳嗽、讲话太多、唱歌、内火大等原因引起的音哑)
鸡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醋一条羹、搅匀蒸熟食用,一日一剂,连吃2-3天,声音响亮。忌辣。
63.脚汗、脚臭
白萝卜煮水,每晚熏洗双脚30分钟,连洗半月。
64.治脚干裂:河北黄涛
食盐二斤,加水六斤,烧开煮化稍冷洗脚,七天即愈。
65.冻疮未破
尖头辣椒5钱,白酒或酒精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后,在冻疮初起,皮肤红肿发热时涂患处,一日五次,有特效,连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来年永不再发。
66.立治牙疼
白酒一两,松香15克,泡2小时后用棉花沾酒放在牙疼处,咬紧。5分钟不疼,虫火寒齐清。
67.手足开裂、粗糙
生猪油二两,加白糖1钱。捣匀擦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克愈,再擦几天以后永不复发。
68.白癜风
乌梅*30-50克浸泡在95%酒精毫升中,2周后过滤再加二甲亚矾*5毫升,每日擦患处3次,每次用力擦5分钟。
69.清除脚汗:名医朱玉民
用桐树上的花一把熬水洗脚,三日痊愈。
70.风疹块、痱子
鲜韭菜汁每天涂患处,一次即明显见效,一日三次,2-3天即愈。
71.治烂嘴
用浓茶叶水,加少许食盐,然后用来漱口,一天三至五次,三日治愈。
72.湿疹(皮肤起红点、水泡、发痒)
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73.神经性皮炎(或过敏、或季节性发生)
老豆腐三、四两炒焦,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一日3次,三、四天有特效。
74.治咽炎
海带洗净,烫一下取出,用白糖腌二日后吃,每日三次,每次30克,一付。轻,两付好,三付除根(一斤海带,一斤白糖)。
75.核桃黑芝麻桑叶治失眠
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捣烂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失眠较久的人
76.牛皮癣、顽癣(银屑病)
侧柏叶*、苏叶*、各克,蒺藜*40克,共研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6斤沸煮后小火煮30分钟,涂洗患处,日3次。
77.口腔炎
西瓜皮晒干,烽炒焦,加冰片少许研末,用蜂蜜调和涂于患处,特效。
78.长寿保健药酒
磁石、何首乌*、大枣、核桃、枸杞*各一两,浸白酒或黄酒二斤,两天后按常日酒量吃此酒,如常饮能使老人面部红润,增强抗病力,有延迟衰老功效。
79.戒酒
活黄鳝一条,放一瓶白酒内浸二天后此酒,1次1-2两,一日三次,将酒服完后永远不想再喝一滴酒。
80.戒烟
干南瓜藤*一两,煎一碗汤加适量红糖一次服,一日三次,7天后永不想抽烟。
81.头痛
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成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神经头痛)
82.打针结块
将土豆切成半公分厚的薄片,敷在患处,再用热毛巾捂,一日二次,一次20分钟,2-3天肿块消散。
83.胆结石:河南名医
虎杖60克,茵陈30克,大黄15克。水煎服,每日二次。
84.劳伤腰痛
艾叶*一两,炒黄的蟹壳一两,浸白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一日2-3次,7-10天,可治多年腰痛。
85.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3钱,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86.治感冒
香菜一把,葱白连须5根,生姜10片,水煎,加红糖一两,趁热服,一天两次。
87.流口水
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88.小儿厌食(不思吃饭)
山楂*3钱,鸡盹皮1钱,加半碗水煮熟饭前吃完,一日二次,连吃三天,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89.夜啼
大人用一小撮绿茶放口内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儿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
90.百日咳(及婴儿气喘)
大蒜一头,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过半小时后用开水一两冲,两天可治小儿咳嗽、婴幼儿气喘,有特效。
91.便秘(大便燥结、排便困难)
用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猪油5钱和适量的盐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见效,3日可愈。
92.偏头疼
生萝卜汁适量,用法:仰卧注入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神效,如加冰片少许更妙。
93.尿频(小便次数多)
生韭菜籽*3两,研成粉,每次2钱用白开水送服,一日二次,一般需服2-10天。忌浓茶、牛奶。
94.记忆力差
鹅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适量白糖搅匀,蒸熟早晨空服,连吃5天,有清脑益智功能,对增强记忆有特效,忌吃海带、花椒、动物血、酒、绿豆。
95.青春痘
用蒲公英2两,熬水喝,一天一付,半月治愈
96.胆囊炎
冬瓜籽、绿豆各5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三次,连用10日。
97.急、慢性肾脏炎
4两重左右黑鱼一条,去鳞、肠等,绿茶叶2钱,包入鱼肚内用线捆好,加一碗水煮熟,吃鱼喝汤,一日一剂,连吃10-15天。忌酒、盐、香蕉、房事。
98.胆、肾、尿道结石
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99.鼻炎
苍耳子30克,轻轻捣烂放入小勺内,加香油50克火煎,将苍耳子碎渣捞出,用油滴鼻子,一天3至5次。
.内热口干
芦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吃豆喝汤,日服二次,连服3天。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治黑斑
当归半斤,煮水一碗,用此水抹患处,半月见效
.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同)
鸡盹皮4两炒黄研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钱(约半调羹)、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肠胃炎、腹泻
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忌吃柿子、香蕉、油腻。
.肠胃炎
木瓜克,扁豆克,兑水煮熟吃豆喝汤,一天两次,半月除根。
.胆囊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三次,一个月治愈。
.高血压、高血脂
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头,有降血压、血脂特效。
.肩关节周炎
生姜一两,芋头二两,去皮捣烂如泥,用布袋装好贴患处,一天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胃、十二脂肠溃疡
鸡蛋壳30个炒焦研成粉,麦面粉半斤炒焦,一起抖匀,早晚饭前用。开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一日二次,一般一付药可愈,重病需二付。
.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
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忌烟酒、辣物,最好与第九条同用。
.长寿方
将一斤老醋、一斤白糖、三斤大蒜(最好是新蒜)泡在一起腌十天。然后顿顿吃饭时吃糖蒜。一顿吃三四瓣。糖蒜补血提气,杀死体内多种有害病菌,是延长寿命的最佳良药。
.有痰咳(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儿童气管炎)
白萝卜二两,鸭梨二两,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适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连用3天。清热化痰。可与第九条同用。
.关节炎:北京医生张建明
用野线麻叶裹住关节,多用几层,3日换一次,多换几次,关节部位逐渐好转。
.干咳
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心脑血管病
将上好的黑豆洗净,凉干,用好醋泡一个星期后即可以吃。早、中、晚空腹吃,每次15粒。长年坚持必有好处,延年益寿。
.失眠:广东名医李长年
用花生叶煎水晚上喝,三日除根。
.口臭:河南名医
白寇仁适量。每次取一粒,放口中含嚼,每日3次。
.吃芝麻治胃反酸
每次饭前吃上几口,坚持5~6天就可治好胃反酸。
.结石
将鸡内金焙干研末,温开水服,每日两次,每次一个。连服特效。
.睡觉多梦:医院
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三钱,积壳、赤芍、甘草各二钱,桔梗、川芎各一钱半,桃仁四钱煎服。二剂可安然睡眠而梦少。
这么全的偏方,人手一份,千万别私存!给大家参考,您也告诉更多的朋友吧~
太难得了,一定要收好!
Ⅰ什么是禅一、广义的禅(一)禅宗大师论禅慧皎:“禅也者妙万物而为高,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情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二)佛学文献论禅《佛学大辞典》:禅(术语)禅那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虑。属于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于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于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体,即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种定心之法,故虽时翻为定,而定之梵名,为三昧或三摩地,总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盘之妙心,非谓色界所属之禅。见禅定条。智度论十七曰:‘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禅是西土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慧苑音义上曰:‘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旧翻为思惟修者,略也。’禅法(术语)有二种:一曰如来禅。一曰祖师禅。如来禅者,经论所说,秦罗什初传之,至天台而极详悉。祖师禅者,经论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达摩初传之。佛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众,百万人天不能解其意,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领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盘之妙心。是如来禅之宗源也。故称为佛心宗。常言禅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禅。1、总说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通称禅定。禅定者,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为“思维修”,新译曰:静虑。思维修者,为思维所对之境,而研习之意也。静虑者,为心体寂静而能审虑之意也。定为梵语三昧之译,为心定止于一境,而离散动之意。即一心考物曰禅,一境静念曰定。故禅名宽,指一切息虑凝心言,定名狭,为定之一分也。盖禅那思维审虑,自具定止寂静之意,故得名定。三昧无思维审虑之意,不得名禅。总别合称,则曰禅定。而禅定皆为是心之德,此心之德非欲界所属之心德,乃属于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曰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世间法,则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不具三界所属之心体者。故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得定则必断色界之烦恼,得无漏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也。而禅者非但为诸定之根本,且依此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且依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此禅。是故禅为学道之至要者也。2、根本四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今先明四禅也。此四禅法,各有方便中间,今但论色界正定,不取方便中间,故名根本四禅。(一)初禅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此定能生初禅,即是初禅方便,亦名未来禅。得此相已,初勿惊恐,亦勿欢喜(惊喜皆能招魔),勿向人说(说则永失不可复得,譬如种树,不可露根)。若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种胜妙功德庄严动法,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然亦无定前后)。故名初禅。言余触者,即前动触为一,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此八与前八虽同,而细分别,不无小异。此十六触,随一发时,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五欲者: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得初禅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A、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B、观支细心分别名观。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C、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护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涌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快,故名乐支。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为一心。谓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心,故有微细之散,若喜乐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若在人中坐禅,得此根本初禅,不失不退,则命终已,随初禅力深浅,必生梵众等之天中,是初禅天因也。(二)二禅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A、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静,故名内净支。B、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得内静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喜支。C、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乐支。D、一心支心与定一,谓之一心。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三)三禅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A、舍支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诃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B、念支念名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养,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C、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安快。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曰一心。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也。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四)四禅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兀诤笃湫幕砣豢ⅲㄐ陌惨鋈胂⒍希咦闼闹ЧΦ拢ㄒ徊豢嗖焕郑幔钋寰唬囊恍模、不苦不乐支不苦不乐,中庸之心也。谓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B、舍支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C、念清净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D、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一心支。谓行者既得四禅之定,复用舍念将护,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名为根本四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为四禅天因也。3、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①慈无量心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②悲无量心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③喜无量心欲念众生,从乐得欢喜。④舍无量心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命终得为四禅天王。4、四无色定(1)空处定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罪,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即色定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禅。尔时勤加精进,一心念空不舍,则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亦名未到地相。于后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受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既无色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笼破鸟出,飞腾自在,是名证虚空定。证此定已,不失不退,命终必生空无边处,但有受想行识四阴,无色阴也。(2)识处定行人得空定已,诃责空处多诸过失,便舍空处,一切系缘现在心识,念念不离,未来过去,亦复如是。常念于识,欲得与识相应,加功专注,不计旬月。一心缘识,而无异念,空念即谢,识定未生,名中间定。即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名未到地。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而于定中,不见余事,唯见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隐,清净寂静。证此不失,命后必生识无边处,亦有四阴也。(3)无所有处定亦名不用处定。行人得识定已,诃责识处过患,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于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隐,心无?。宋の匏卸ㄏ唷H氪硕ㄊ保患啪?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无所分别,即是无所处定。证此不失,命后必生无所有处,亦有四阴也。(4)非想非非想处定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责无所有处过罪,即舍无所有处,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盘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如步屈虫,行至树表,更无可进。证此不失,命后必生非非想处,仍有细微四阴也。5、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六妙门法界次第云:‘妙名涅盘,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盘,故名六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随息门随息者,细心依随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数息,心暂得住,而禅定未发,苦犹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须舍数修随。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悉皆知之,心安明净。禅定自发,故以随为门也。止门止者,摄心静虑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随息,心安明静,而定犹末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苟欲澄净安隐,莫若于止。故次舍随修止,凝心寂虑,禅定自发,故以止为门也。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还门还者转心返照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观,分别观察,而真明未发。即当舍观修还,反照能观之心,念念皆不可得,不加功力,任运返本还源,故以还为门也。净门净者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之垢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还,而真明犹未能发。即当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即发三乘圣道,故以净为门也。(三)广义禅在修正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何以故?三世十方无量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皆是禅波罗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禅,平地颠坠。若欲断烦恼,先以定动,然后智拔。…………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死涅盘无一二,无前无后,无中间,从昔已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次观身身,复观心身。……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亦知出世三乘圣道,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问曰:《般若经》中佛自说言,……般若为前导,亦是三世诸佛母,汝今云何偏赞禅,不赞五波罗蜜?……定如净油智如炷,禅慧如大放光明,照物无二是般若,镫明本无差别照,睹者眼目明暗异,禅定道品及六度,般若一法无有二,觉道神通从禅发,随机化俗差别异。问曰:佛何经中说般若诸慧皆从禅定生?答曰:如禅定论中说,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般若论》中,亦有此语,般若从禅生。……《胜定经》中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不如一念思维入定。……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独赞禅定?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无有是处。复次《毗婆论》中说: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辩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解,诈言解,……如是论师,死入地狱。……复次禅波罗密,有无量名字,为求佛道,修学甚深,微妙禅定,身心得证,断诸烦恼,得大神通,立大誓愿,度一切众生,是乃名字禅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四无量心。……尔时禅定,转名四摄法。……尔时禅定及神通波罗蜜,转名一切种智。……尔时禅定,转名十八不共法。……尔时禅定,转名十号也。……尔时禅定,转名般若波罗蜜。……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八背舍。……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尸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羼提波罗蜜。……尔时禅定,转名精进毗梨耶波罗蜜。……尔时禅波罗蜜,转名九次第定。……尔时禅定,转名狮子奋迅三昧。……尔时禅定,转名超越三昧。……尔时禅波罗蜜,名八解脱。”二、禅门的禅(一)禅门即禅宗《佛教大辞典》:禅门(术语)达摩所传禅那之法门也。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证道歌曰:“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禅宗(流派)以禅那为宗,故名。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摩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非三学六度之一分禅,于是而如来禅,祖师禅之称起。以经论所说,六度所摄之禅为如来禅,达摩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为第一祖。二十八传,至达摩。为东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无言之心印于无言也。慧可得其心印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师,慧能之禅,行于南地,故称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称北宗。而北宗不免如来禅之迹,南宗的得祖师禅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传于马祖,青原传于石头。马祖之下独盛,转传而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之五家。至宋朝,临济之下又附杨岐黄龙之二流。总是五家七宗。案禅宗之称,始于李唐。(二)禅门(宗)的禅1、来源:《缁门警训》:“菩提达摩祖师观此土之根缘,对一期之繁紊,而宣言曰不立文字,遗其执文滞逐也,直指人心,明其顿了无生也。其机峻,其理圆,故不免渐修之徒笃加讪谤。传禅法者自达摩为始焉,其下相继六代,横枝而出,不可胜纪。”2、禅门禅的真义:六祖慧能《敦煌本坛经》:“此法门中,坐禅亦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言不动。……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令得见性。”3、禅门禅在修证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六祖坛经》:“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觉得不错点个好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