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樵追悼会12日举行市民可前往送别

         母亲抱着谢樵的军帽伤心不已

云医院何冬华图

  “儿子,妈妈来了,妈妈来了……”医院药房抓药的窗口,谢樵的母亲钟孙秀哭着说。“我儿子说,等他医术学好了,要给我看一次病,我一直在等着。”钟孙秀医院的科主任谭红英诉说。昨日,云医院沉痛悼念谢樵烈士。在这次强震中,为营救受灾群众而英勇献身的边防战士谢樵,其父母医院看望了谢樵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云医院透露,谢樵的追悼会定于8月12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昆明市殡仪馆(跑马山)举行,市民可前往送别英雄。

  5楼一班的宿舍,进门第3张床,洁白的床单、整齐折叠的被褥、被褥上的一顶军帽,一切平静得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谢樵的物品并不多,柜子里有4件挂放整齐的军装,一个铁盒和几本学习笔记。铁盒子里装着谢樵的士兵证、警衔、照片,还有上学时获得的优秀学员证。钟孙秀轻轻坐到儿子的床上,她将儿子的军帽紧紧地抱在怀里,眼泪再一次湿润了双眼。本报记者熊波

  (春城晚报班娅楠杨培培)

  

  截至8月10日17时   云南省级已接收地震捐款.04万元

  自云南鲁甸地震发生以来,各界爱心持续传递。截至8月10日17时,云南省级共接收昭通鲁甸6.5级地震捐款.04万元。其中:省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接收.2万元,省财政厅国库处接收万元,省慈善总会接收.45万元、省红十字会接收.19万元、省工商联合总会接收.2万元;接收捐物价值.53万元,其中:省慈善总会接收.23万元、省红十字会接收.3万元。8月10日11时至8月10日17时,新增广东佛山市委、市政府捐款万元,云南省公安厅干部职工捐款66.54万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捐款万元,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捐款万元。

  (杨之辉实习记者耿颖)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名遇难者已全部安葬

  截至8月9日,鲁甸、巧家、昭阳、会泽4县区共找到遇难者遗体具,已经全部安葬。4县区政府根据相关规定对每位遇难者家属发放2万元的抚慰金。截至目前,抚慰金已经全部如数发放到遇难者家属手中。

  为了遇难同胞的安息云南22名法医奔波震区

  “8·03”抗震救灾搜救工作接近尾声,一支特殊的救援队伍正在用技术手段“抢救”遇难同胞的无名遗体,他们就是由昭通市公安局以及昭阳区、鲁甸、巧家、彝良、盐津公安局22名精干法医组成的遇难者遗体检验小组。

  法医临危受命

  此次地震破坏性大,遇难人数多,很多遇难者遗体被救援队刨出后,家属在痛苦焦急的不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情绪比较激动。这时法医对遇难者遗体检验尤显重要,已成为家属现在和以后找到他们亲人遗体的唯一渠道。8月4日,鲁甸“8.03”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从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区公安分局、鲁甸县公安局紧急抽调12名精干法医力量,组成遇难者遗体检验小组,奔赴灾区开展遗体检验工作。

  任务艰巨山间奔波

  死难者遗体检验小组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往灾区,遇难者遗体被救援部队抬出后,全部放于龙头山镇螺马口广场内,当检验小组到达地震中心后,眼前惨烈的现状让法医们心情十分沉重。昭通市公安局刑科所法医夏勇谈起自己虽检验过很多遗体,但见到眼前这么多遇难者时,心里难过至极,禁不住流下眼泪,但在悲伤之余,夏勇想着能为活着的人“找寻”他们亲属的遗体,才是给其亲属最大的安慰,他立即和队友们一起穿上解剖服,拿上检验箱,投入到紧张检验工作中。

  法医检验工作一是对有家属辨认的地震遇难者遗体进行编号、记录、拍照;二是对无家属辨认的还需提取DNA检材,以便之后能为家属认领身份识别提供基础性条件。

  在检验完龙头山镇螺马口广场内遗体后,由于鲁甸龙头山灾区受灾面积大,救援部队不断挖出遗体,并放于不同地点。8月5日9时,检验小组再次分为两个组,一个组由鲁甸县公安局技术室6名法医组成,前往龙头山镇龙泉村,一个组由市公安局刑科所和昭阳公安分局技术室共6名法医组成,前往龙头山镇沙坝村开展遇难者遗体检验工作。

  由于挖出遗体越来越多,“8·03”抗震救灾指挥部又从巧家、彝良、盐津公安局紧急调派10名法医增援。截至8月9日16时,检验小组共检验遗体具,现只有3具遗体无家属认领。

  工作中没法顾虑家人和自己

  昭通市公安局刑科所夏勇作为检验小组中一员,其妻子医院工作,和夏勇一样第一批赶赴灾区,一直战斗在救灾第一线。而在地震中,夏勇岳母家就位于灾区震中,地震来时,他岳母在山上摘花椒才幸免一难,而家里房屋全部被震倒,可是,夏勇和其妻子连见老人一面的时间都没有。

  检验小组中的昭通市公安局刑科所法医陈兴能,在几年前勘查一起案件现场时,长时间工作加上环境恶劣,落下严重的哮喘病。而在此次救灾中,天气反复,不时下雨,他穿在身上的衣服淋湿了又干,干了又被淋湿,反反复复,他的哮喘病更加严重,但他却没有退缩,依然带病坚持工作。

  昭阳公安分局技术室法医蒋玉林,由于患胆囊息肉,导致腹部一直疼痛,息肉一天比一天大,医生建议要立即做手术治疗,可要提前约医生,但几次都由于要出去勘查现场,手术一推再推,最后和医生约好8月5日做手术,但又由于地震灾难来袭,他临危受命,强忍住疼痛,又投入到紧张工作中。

  鲁甸县公安局技术室法医铁发书,是此次检验小组的带队组长,由于其是回族,第一天在灾区无回族食品,工作了24小时,其未吃过一样东西,只能和其他法医一起分着几口水喝,但其仍然坚持带领小组认认真真开展遇难者遗体检验工作。

  

  (赵岗通讯员陈善均)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安全可控   水量保持在0万立方米左右

  截至8月10日10时,通过积极推进应急排险工程综合措施与顺应发挥自然力量相结合,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应急处置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通过对红石岩电站调压井实施有限爆破,下泄流量已从每秒80个流量增加到个流量,加上堰塞湖区域近期没有强降雨,堰塞湖水位已由刚开始每小时上升60至80厘米减缓到24小时涨降几厘米,堰塞湖水量保持在0万立方米上下,堰塞湖目前总体安全可控。

  鲁甸“8·03”地震造成牛栏江红石岩两岸山体发生塌方形成大型堰塞湖,堰塞湖位于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和巧家县苞谷垴乡红石岩村交界的牛栏江干流上,堰塞体位于红石岩水电站取水坝下游米,方量约万立方米,10日10日湖内水量约万立方米。堰塞体一旦溃决,可能引发灾害链,直接威胁下游沿江的鲁甸、巧家、昭阳三县(区)10个乡镇、3万余人、3.3万亩耕地,以及下游牛栏江干流上天花板、黄角树等水电站的安全。

  为降低溃堰风险,争取堰塞湖处置时间,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排险处置指挥部边踏勘险情、边应急处置、边研究分析,经采取一系列有效应急措施,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目前,排险处置指挥部采取了七大措施:在初期地方政府紧急转移多人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妥善转移了群众人(上游人、下游7人);省防指于8月4日迅速下令位于牛栏江上游的德泽大型水库下闸拦截上游洪水,最大限度减少入湖水量,截止8月10日08:00时已拦蓄4万立方米水量;协调堰塞湖下游的天花板、黄角树电站加大下泄流量,腾空库容,目前已腾出库容近1亿立方米;组织气象、水文部门实时加密现场监测,为处置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新增设置了5个水文监测断面加密监测;迅速组织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地方力量全力打通通往堰塞体的抢险道路,为处置堰塞湖提供必要条件;组织国内技术力量和专业队伍,调集设备,提供抢险保障。积极采取应急有效的工程措施,减缓堰塞湖水位上升的速度,为堰塞体的排险施工赢得时间。

  (杨之辉)

                                             震震中龙头山镇及重灾区水磨镇物资调运已基本到位

  鲁甸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的龙头山镇和最临近村镇水磨镇受灾严重,物资紧缺。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受灾村寨基本确保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更多物资正在源源不断的调入中。

  截止到8月8日,龙头山镇光明村已发放帐篷顶,床张,棉被2条,基本解决光明小学安置点物资紧缺问题;龙头山镇新民村已发放帐篷顶、棉被条,所发放的0斤大米能基本解决该村人食品短缺的问题;沙坝村已发放帐篷顶、床张、棉被条、三色布90卷、矿泉水5件,方便面件、食用油件、大米28吨,药品基本解决村民急需治疗以及被蚊虫叮咬的问题。同时,已安排市、县卫生部门人员进行调查,随时准备好安排医疗人员入村医疗。

  银屏村已发放帐篷顶、棉被条、其它物资若干。随着8日早上通村公路的全面抢通,物资调运发放也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当天就可以基本实现所有自然村的全覆盖。光明村光明小学也已发放帐篷顶、床张、棉被2条,其它物资若干。

  截至到8月8日,重灾区水磨镇嵩坪村食品短缺问题也已基本解决。该村已发放帐篷顶、床张、棉被80条、大米12.5吨,但还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目前依然等待更多物资的进入。

  (张成耿颖)

  会泽县全力抢通受损公路

         交通局工作人员抢通受损公路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会泽县交通局先后调集抢险机械7台、工程车13台、铁锹、锄头余把,组织抢险人员余人,深入会泽地震重灾区抢修受损公路,全力保障道路畅通。

  截止8月10日,会泽县交通局共抢通主干线65条.7公里、村组公路条.3公里,清理坍塌方立方米,铺筑路面20平方米,平整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场地0余平方米。同时,还分组对受灾乡(镇、街道)公路受损情况进行、统计、核实评估、上报。

  (通讯员李勇达郭文利)

  云南彝良医疗队鲁甸地震灾区诊治伤病员突破人

  8月9日,彝良派出驰援鲁甸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队仍坚守在鲁甸县重灾区龙头山八宝村等5个村民小组巡诊,截至当日18时已累计诊治伤病员人,其中救治伤员人、转运重伤员8人,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余人次、送医送药余人次。

  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彝良人民感同身受,及时组织由15人组成的医疗救援队火速驰援鲁甸灾区。医疗救援队于8月4日21时抵达鲁甸县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后,立即向云南省卫生厅徐和平副厅长报到,主动请缨、接受任务,立即开展紧张有序的医疗救治工作。8月5日,在当地的统一部署下,彝良医疗救援队一行带上20箱救援药品,徒步25公里,约5个小时后到达龙头山镇八宝村展开紧张有序的医疗救治工作,当日便收治伤员8人。

  连日来,彝良医疗队坚守在鲁甸县重灾区龙头山八宝村等5个村民小组巡诊,他们不顾飞沙滚石、余震的危险,把灾区群众当亲人,耐心询问灾区伤员身体状况、细心为灾区群众诊断治疗,积极向灾区群众宣传健康文化知识、开展心理疏导等,全身心为灾区群众搞好医疗救治服务,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据统计,截至当日18时已累计诊治伤病员人,其中救治伤员人、转运重伤员8人,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余人次,送医送药余人次、价值约元,积极支持了鲁甸地震灾区医疗救助工作,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图为医疗队正在灾区为受伤群众医治。

  (杨之辉通讯员彭洪杨仕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kqw.com/jbzd/929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