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6日19:00-20:30,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京城名医堂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中医内科特聘专家冯春祥主任受邀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微直播节目,为大家讲解《如何破解癌前病变,中医消除结节、息肉》。冯春祥主任有着50余年科研教学和临床诊疗经验,并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多部中医著作,多次受邀参加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养生堂微直播》等节目,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往期节目回顾:
冯春祥主任受邀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栏目
冯春祥主任做客《养生堂微直播》栏目讲座
以下是本期节目中讲解的主要内容:
人身有十二条正经,还有八条奇经,共二十条大的经脉,各经还发出无数条经脉,把二十条经脉联络在一起,这样人体就构成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有机的整体。痰湿可以沿着经络走行,停聚在任何一个部位,如果停聚在乳腺,就是乳房结节,停在颈部,就是瘰疬,聚结在腋下叫“疽”,西医叫腋下淋巴结肿大,聚结在声带,就是声带结节,声带息肉,停聚在皮下或肌肉就形成了纤维瘤、淋巴结肿大等等。中医说痰生百病,怪病在于此。
胃肠息肉应该如何治疗?
“胃肠息肉是长在胃壁、肠壁上的赘生物,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小病块疙瘩。哪些人群易发呢?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易伴发息肉。慢性胃炎、肠炎的症状有:打嗝、嗳气、反酸、胃胀、胃痛、肠鸣、腹泻、排气多、消化不良等。由于长期受到炎症和食物的刺激,息肉更容易发生癌变。中医说治病必求于“本”,息肉只是一个“标”。本是什么呢?根据慢性胃炎、肠炎的一系列症状,“本”是脾虚,脾虚就生湿,湿毒聚结在胃壁、肠壁上,形成了息肉。用补气健脾的方法治其本,清除胃炎、肠炎的各种症状,用块状药散其息肉这个标,标本兼治,胃肠炎好了,息肉也就消失了,并且不会再复发。对于胃肠息肉患者,利用“健脾消结汤”可以很好的治疗。这里“健脾”意在“治本”,“消结”意在“治标”,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胃肠息肉这个癌症隐患。
”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及治疗
中医认为:甲状腺这个部位有胃经和肝经从此经过,还要一个穴,叫人迎穴。胃经和脾经是表里的一对,肝经和胆经是表里的一对,这个部位的结节病变,就和脾胃肝胆有关。所以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原因,中医大致分为两点:1是饮食失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也就是脾虚,脾虚就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湿沿经脉上行,聚结在甲状腺上或痰或块,即是瘿瘤、结节。2是情志所伤,长期的愤怒郁闷,造成肝郁不能舒脾,或忧思多虑伤脾,肝郁脾虚,津液不能正常布散,沿经脉上行,痰和气郁结在甲状腺上,而成瘿瘤(即是甲状腺结节)。根据病因病理来看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原则就是疏肝健脾,化痰散结,医院可以很好的解决结节期异常,预防病情加重发生病变。
如果您想知道破解癌前病变,中医消除结节、肿块的具体方法,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