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良性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等。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在中国单纯胆囊结石占全国胆石病的比率由80年代的52.8%上升到90年代的79.9%。女性是男性的2-4倍。
胆囊结石为何偏爱女性?
1、喜静少动
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2、体质肥胖
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3、不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4、多次妊娠
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5、餐后零食
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喜欢餐后坐着吃零食,这个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6、爱吃甜食
过量的糖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胆囊结石的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糖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使胆固醇增加,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使胆结石形成。因此,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必须少食糖。
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要注意:1、饮食要有规律,否则会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2、要坚持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殿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