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十届协和微创论坛

华山垂体瘤MDT分享李士其

前言:早就听说过MDT的大名,通过李教授的具体的讲解,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故做笔记

全文根据李教授ppt整理,全部大致分成6个部分

1.MDT背景

2.肢端肥大症MDT

3.库欣病MDT

4.垂体泌乳素瘤MDT

5.垂体TSH腺瘤MDT

6.总结

1.背景:

1.1MDT产生原因:

单纯手术局限:术者经验、肿瘤体积、侵袭程度会影响手术效果

垂体瘤合并症较多,与垂体功能相关的内分泌症状可能无法解决

功能性垂体瘤术后生化缓解率偏低(70%),垂体ACTH瘤(库欣病)复发率高(10-20%)侵袭性垂体瘤全切除率低(10-30%),难治性垂体瘤需要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1.2MDT团队组成:

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影像学、男性科、病理学、放射外科

1.3围绕功能性垂体瘤多学科诊疗的流程

就诊内分泌科首诊

评估并发症、生化、眼科评估、MRI

(多学科会议、诊断、治疗计划)

治疗神经外科

早期检测多学科门诊评估、进一步诊疗

长期随访

优势:资料完整

同时患者也应参与治疗决策制定的整个流程

1.4多学科治疗学科合作的首要任务:

制定执行垂体瘤诊疗临床路径

2肢端肥大症的诊疗路径

2.1首诊:因患肢肥大或合并症怀疑垂体GH型腺瘤(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和其他)

2.2诊断标准:空腹或血清GH大于等于2.5ng/ml时可判断GH升高异常:若gh大于等于2.5ng/ml时,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OGTTGHnadir:如果OGTT试验中GHnadir大于等于1ng/ml,判断为不被正常抑制

2.3筛查合并症:但患者没有明显肢大特征性表现,而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下述症状时,需考虑肢大的可能性并进行筛查

包括:1).新发糖尿病

2).多发关节疼痛

3).新发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4).心室肥大或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等心脏疾病

5).乏力、头痛、腕管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征、多汗、视力下降、结肠息肉

2.4收住内分泌科

动态监测GH(OGTTGHnadir、2hGHnadir)、IGF-1、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血常规、血生化、血脂;

评价垂体前叶、后叶功能;

评价心、肺功能、视觉功能

筛查合并症(如甲状腺瘤、胆囊息肉、肠道息肉)

鞍区增强MRI

奥曲肽试验

2.5术前药物(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

术前SSAs治疗目的:缩小肿瘤体积和侵袭度,降低GH和IGF-1,改善手术疗效

可减轻心肺合并症及麻醉风险

疗程3-6个月

SSAs治疗后再次入住内分泌科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

指征:对于局限于鞍区内的微腺瘤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建议直接手术;其与患者原则上建议术前3-6个月药物治疗

2.6收住神经外科病房

手术治疗:

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显微镜或内镜手术

侵袭型垂体瘤或大腺瘤:经鼻蝶内镜手术

术后第一天复查:内分泌全套(包括GH、IGF-1)

术后三天复查鞍区增强磁共振

2.7SSAs治疗对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

腕管综合征、肢端麻木、多汗、关节痛、头痛、乏力、打鼾睡眠呼吸暂停、软组织肿胀、腰背痛

SSAs治疗后:

GH平均下降71.84%

IGF-1指数平均下降29.80%

肿瘤体积平均缩小21.51%

2.8tips:

外科医生应尽量做到手术全切肿瘤

垂体GH腺瘤术后残留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放射外科治疗GH腺瘤术后海绵窦残瘤可以控制生化指标,且能明显改善合并症

3.库欣病诊疗临床途径:

3.1首诊:临床疑似库欣病患者(内分泌科、神经外科)

3.2初诊标准:皮质醇增多表现;血皮质醇高于正常

3.3合并症:高血压、糖耐量异常、骨质疏松、粥样动脉硬化、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和认知障碍、不孕等等

3.4收住内分泌科病房

病因诊断:

1).血皮质醇和ACTH昼夜规律、24hUFC

2).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3).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4).鞍区MRI增强、肾上腺CT增强

5).选择性BIPSS*

6).考虑为EAS(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全身寻找可能病灶

明确为库欣患者,完善血脂骨代谢、心血管、免疫、高凝、精神等评估

疑难病例MDT讨论

BIPSS适应症:

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鞍区未见病灶或病灶小于6mm

鞍区见病灶但临床上提示异位: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被抑制

ACTH大于pg/ml

3.5神经外科手术:

内镜经鼻蝶手术:选择性肿瘤切除、选择性垂体切除

围手术期处理:1.)术前不使用糖皮质激素,给予降压、降糖、补钾等对症处理

2).术中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3).术后第一天:Q6h检测血皮质醇和ACTH、24hUFC*3天至出院前24h尿量

4)术后第一天:查电解质、凝血功能(异常者出院前复查)、内分泌全套

5).术后糖皮质激素给药取决于8am血皮质醇和症状

小于5ug/dl者可的松25-50mg/d。早2/3,下午1/3

5-10ug/dl者可根据临床表现决定是否补充可的松

大于10ug/dl者不予醋酸可的松补充治疗

6).术后第三天内分泌科联合查房

7).无特殊情况术后第四天出院

3.6术后随访:

未予可的松补充患者出院后每周复查晨血皮质醇

术后1月:查晨皮质醇、ACTH和24hUFC

术后三月、6月及每年复查:评估垂体功能、糖脂骨代谢、心血管、免疫、高凝、精神心理、鞍区MRI

3.7判断皮质醇至于或缓解的标准

1血皮质醇小于2ug/gl缓解;大于5ug/gl术后不缓解

2UFC低于正常范围缓解或治愈;高于则未缓解

3ACTH小于等于7.75pmol/l

3.8tips:侵袭性腺瘤和影像学上病灶隐匿的微腺瘤,是术后内分泌未能缓解的主要因素

各学科密切合作,并最大化自己的优势是提高患者疗效的关键

疑似复发或未缓解患者,MDT讨论治疗方案

4垂体泌乳素瘤的临床途径

4.1首诊:高泌乳素血症(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科)

4.2诊断原则:排除生理性和药物性因素

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甲减、胰岛素抵抗等

影像学检查、排除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排除其他鞍区肿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

确定垂体泌乳素瘤

4.3治疗原则:首选药物治疗

手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使用药物出现脑脊液鼻漏;肿瘤卒中引起视力下降;微腺瘤、囊性腺瘤、中等大小的(小于3cm)非侵袭性腺瘤

放射治疗和放射外科治疗用于药物无效、手术后残留、复发等一些难治性催乳素腺瘤

4.4ips:90%垂体泌乳素瘤不会增大

大多数患者为育龄期妇女

巨大侵袭性垂体泌乳素瘤药物治疗效果佳

警惕原发性甲减激发垂体腺瘤增生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

5垂体TSH腺瘤的临床途径

5.1首诊:甲亢症状(内分泌科)局灶性神经压迫症状(神经外科)

5.2诊断原则:排除甲状腺激素抵抗

排除原发性疾病

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

血浆14水平升高;伴TSH不适当增高或正常

奥曲肽抑制试验可抑制

影像学发现鞍区肿瘤

确定垂体TSH腺瘤

5.3治疗原则:

内分泌科控制甲亢

生长抑素(SSAs)能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甲亢症状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肿瘤有残留行放射外科治疗

5.4tips:由于90%TSH腺瘤为大腺瘤或侵袭性腺瘤,手术不易全切,术后放射外科可以帮助控制肿瘤复发

警惕原发性甲减继发垂体腺增生所致的“可疑垂体瘤”

6summary

多学科合作基本条件:以病人为中心、充分沟通、成果共享

手术为功能性垂体瘤的主导治疗方法

考虑到手术和药物治疗经济成本的巨大差异,神经外科医生应权衡利弊,力求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

内分泌科医生在诊断、治疗前评估、术后随访(评价疗效和并发症,发现早期复发)和药物治疗缓解扮演更重要角色

放射外科尤其适合与治疗术后海绵窦残余肿瘤,效果令人满意

各相关学科密切合作和尊重患者意见可以达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建立垂体诊治中心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好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kqw.com/yfcs/878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