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是常见多发慢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等.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调整饮食,科学配餐,对比类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脂肪肝
很多人,包括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体检B超报告上都会写「脂肪肝」.脂肪肝曾经离国人很远,但经济发展了,这个「富贵病」也就随之而来.
通俗地说,脂肪肝就是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造成肝脏看上去不再那么红润娇嫩,而变得油腻发韧.
脂肪肝最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多见于胖子们,因为血糖血脂较高导致的脂肪肝;
还有一种人并不肥胖,但应酬很多,经常喝酒,酒精促进脂肪在肝细胞沉积,专业名词叫做「酒精性脂肪肝」.
此外,药物副作用、肝炎或是营养不良等等也会导致脂肪肝.
由于这个疾病越来越普及,很多无良药商打起了它的主意,在电视上、网上卖这个茶那个药,号称治疗脂肪肝,患者往往花了很多钱,却并不见效.
其实轻度的单纯性脂肪肝,最好的治疗办法是控制饮食、戒酒和锻炼.
肝囊肿
肝囊肿,通俗地说,就是肝内有个类圆形的囊腔,内含液体.
根据数量,可分为单发和多发.肝囊肿是一种良性肝脏疾病.
一般发现的肝囊肿都不需要处理,只有囊肿特别大,以至于压迫到临近的器官(例如压迫胃部,引起饭后明显饱胀等不适),才需要处理.而即使处理,也是通常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只有一种少见情况--多囊肝,这种情况务必需要去专科进一步咨询.
肝血管瘤
所谓血管瘤,就是源于血管的一种先天发育畸形,全身多处都可以发生,发生在肝上的,就叫做肝血管瘤.
血管瘤也是良性疾病.既往医学观点认为血管瘤破裂会导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因此一旦检查出来就要手术切除.但是近十年来,国内外都形成了统一认识,肝血管瘤是一个非常韧的瘤体,除非外伤直接刺破,尚未见到自发破裂的报道.因此干预指征发生了变化,没有症状的血管瘤定期复查B超观察即可.
但肝血管瘤是会长大的,有的会压迫到邻近器官,这样就要考虑手术切除.而如果血管瘤非常大,医院的肝胆中心进行手术.
胆囊息肉样病变
B超报告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多数由三种原因造成:胆囊息肉、胆固醇结晶和附着在胆囊壁上的胆结石.对于单个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大于1cm的、伴随胆结石及胆囊炎症状或因胆囊息肉而背负沉重思想负担,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通常建议手术.除此,都不该立即手术,但需每3~6月复查一次彩超.
(本文参考自网络,版权归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