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同志去年体检身体无恙,今年体检却发现有胆囊息肉,他向小编求助,于是小编在详细咨询了福能健康管理中心的资深体检专家后,整理了下列内容,希望对小林同志或体检检查出有胆囊息肉的朋友有所帮助。
超声提示胆囊息肉,胆囊是切还是不切?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临床上所指的胆囊息肉包括有由胆囊炎症所引起的黏膜息肉样增生、胆囊黏膜细胞变性所引起的息肉样改变、胆囊腺瘤性息肉以及息肉样胆囊癌等。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
得了胆囊息肉有那些表现?
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超查体时发现病变。
而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病例有胆绞痛。
胆囊息肉该如何治疗?
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
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
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
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
对于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福能健康管理中心的专家提醒,胆囊息肉多发生于23-55岁的人群,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生活习惯是最常见的引起胆囊息肉的原因,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浓缩,从而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经常饮酒和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社会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烦燥易怒,情绪抑郁,日常活动较少,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胆囊息肉。
往期精彩点击下文观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反正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做胆囊切除术需要多少钱?多在这个范围内,不必过于担忧
慧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