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有一层“双层外衣”,叫做心脏包膜。这层“双层外衣”避免了心脏直接挂在胸腔内,同时还能固定、保护、润滑心脏,又能传导张力、调控心脏环境压力。
1
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变硬
心脏的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形成一个腔,腔里有少量的“神奇液体”,也就是心脏的积液,10—50毫升是正常的,可以保护心脏,让心脏活动更为灵活,积液量增加就会给心脏带来负担。
血压增高,或心脏功能下降后静脉压力增大,容易让血管里的液体成分通过血管壁渗透到腔里来,影响心脏功能。超过50ml以上的,临床上称为心包积液。
心包腔里有大量的积液,会出现胸闷、憋气、心慌、胸疼、晕厥等症状表现。不同疾病导致心脏变硬病程不一样,几个月到几年都有,当发生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时候,心包腔被液体胀满而失去弹性,心脏会被压的很紧,无力舒张收缩,甚至会在短短几分钟内引发猝死。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如果不好好控制,会让心脏的“双层外衣”之间,慢慢积水,从而导致心脏慢慢变硬。有调查显示,有冠心病的人发生心衰、心包积液的几率有6%左右,根据积液的量表现出或轻或重的症状。
看脖子,发现心包积液心包积液量很大,心脏不能把血抽回来,就会瘀滞在周围的血管里边,可以通过周围血管的扩张情况来判断是否有积液以及积液的多少。比如说颈部的静脉有无怒张,45度斜坐着,怒张的静脉超过了锁骨到耳垂的2/3就要怀疑是否有静脉高压或心包积液。
如果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心包积液。
2
肿瘤作祟导致心脏变硬
心包像一根透明的管子附着在心脏上,一旦癌细胞进入心包腔,在短时间内就会急剧增多,造成心脏舒张、收缩无力,甚至导致心衰、猝死。
恶性心包积液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肿瘤患者的尸检中,恶性心包积液的发生率为10%~21%。原发于心脏和心包的肿瘤很少,恶性心包积液绝大多数是因肿瘤转移所引起,其中28~31%为原发肺癌,其次为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女性生殖腺肿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积液2/3为非肿瘤性。很多肿瘤病人是以心包积液为首发症状就诊的。
恶性心包积液的出现,表示患者的癌变已经扩散,癌症已经到了晚期,且随着恶性胸腔积液及恶性心包积液增长,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但也有一部分老年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3
细菌、病毒导致心脏变硬
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癌细胞都是导致心脏变硬的元凶,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一个立秋之后常见,却是意料之外的原因会导致心脏变硬——细菌病毒感染。
病例:
年8月6日,急救车转运一位心医院。通过调取患者就医的监控视频,我们发现,这位80多岁的老年女性无法直立行走,平卧在担架车上,被急救车的工作人员运送到病房,并且在电梯间出现明显的憋闷症状。经过心包积液穿刺,发现血性积液。
专家告诉我们,这位老年患者的心包血性积液是细菌和病毒导致的。很多病毒、细菌、病原微生物都可能感染机体造成心包积液,还有一些是直接侵犯。
我们的血管上面有一些微小的孔,小的物质,如电解质、钠、氯等可以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如果病人感染了病毒或细菌会引发机体的变态反应累及血管,造成血管壁上的孔扩大,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血细胞、红细胞等都会漏出血管。漏出大于回收,多出来的液体就在心包腔里聚集,日积月累出现心包积液,限制心脏工作。
秋天是感染的高发期,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的人群很危险,要警惕细菌、病毒导致心脏变硬。
4
心包积液的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以及疲劳、乏力等通常是首发症状,咳嗽、胸痛和端坐呼吸也较常见。
其他的表现如恶心(膈肌),吞咽困难(食管),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打嗝(膈神经)与局部受压有关。
非特异性症状表现
咳嗽、乏力、疲倦、厌食、心悸、血压下降、窦性心动过缓等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发热可能与心包炎、感染及免疫反应有关。
心包填塞临床常见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常常伴有下肢水肿,查体有心率增快、心音低钝遥远、奇脉、外周动脉搏动尤其明显,颈静脉压通常升高。如渗出速度快,即使仅有~ml的积液也可以引起严重心包填塞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死亡。
病毒、细菌致心包积水的症状表现
感冒发烧、腹泻都可能是一些病毒或细菌在作祟,所有人都可能感染病毒、细菌,引起的心包积液,出现整个心前区和胸骨后包括右胸胸闷憋气,血压变低、心率增快、晕厥等症状,一定要警惕!
专家出诊信息
陈牧雷
医院A楼诊室
周一、三下午
备注:因不可抗力造成门诊时间,地点,费用、出诊类型的改变,以医院当日公布信息为准。
“近期热门文章1、膀胱有问题,这些疾病都会找上门!忽视“漏尿”,当心拖成尿毒症!
2、秋季养生分三段,不同阶段养不同,此时你可能需要祛“秋湿”!
3、金秋风邪盛,人体藏有“治风穴”,每天按一按,防御风邪保健康!
4、胆囊息肉、胆囊炎、胆结石都会癌变!教你两招,不做癌症候选人!
”小编元宝你的支持和赞赏是小编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