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距今年前埃及木乃伊身上所发现的胆囊结石。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10%,女性更高达15%。
胆囊结石的治疗开始于年,当时采用剖开胆囊取结石的方法,后因80%的结石复发率被淘汰;年开始用胆囊切除术,是目前被认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有症状胆囊结右的方法;年开始用的腹腔镜切除胆囊,是目前择期胆囊切除术和部分急症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手术方法。
同时,随着胆道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它将外科医生的视野延伸至胆囊内,不但了解胆囊腔内的全貌,实现了将胆囊内的结石在镜下全部取净的程度,还大大减少了胆囊结石的残留。这使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成为可能。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是微创伤、高科技、新技术,它利用纤维胆道镜进入胆囊,在胆道镜直视下,用取石篮完整取净结石,且纤维胆道镜无视野死角,能将结石取净。同时在胆囊息肉方面也有很好的前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完全保留胆囊、取石彻底、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哪些人可能保留胆囊
需要胆囊必须具备良好的收缩功能,即口服胆囊造影或脂餐后B超提示阻囊收缩达1/3以上。超声下胆囊黏膜光滑,胆囊壁在3至4毫米以内;结石为单个或多个,形态规整;胆囊肉透声良好,胆囊长径在5至8厘米之间,囊内不能有分隔。对于年龄一般无明显限制,但年轻人较为适合。符合上述条件,如果有保留胆囊的愿望,才可以考虑行保留胆囊的手术。
哪些人不能保胆
1.胆囊萎缩胆囊腔消失者
2.胆管内结石无法取出,预计术后仍无法取出者
3.胆囊管经术中造影证实梗阻者
4.术中B超或造影见胆管内结石,而术中胆道镜无法发现者
5.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者,应先治疗胆总管结石再行保胆手术
保胆手术易复发吗?
目前新型的保胆手术采用对胆囊创伤很小的胆道镜技术及网篮取石,避免对胆囊黏膜的损伤、避免残留结石、采用可吸收缝线等新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能有效降低因手术造成结石复发。一项针对全国14家医院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例病人,持续11年的严格随访发现,保胆取石后的复发率仅为3.9%,胆囊息肉的复发率只有0.1%。而且,即使结石复发,如果胆囊功能的评估显示胆囊功能仍然存在,还可考虑二次保胆。
如何预防胆结石术后复发
首先要避免结石生成的生活因素,如长期素食、减肥、不吃早饭等,胆囊手术后要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服用胆酸盐药物可预防结石复发。
无症状胆结石是否需要手术
对无症状胆结石一般不主张胆囊切除术。因为手术可能造成副损伤,弊大于利。但是胆结石毕竟是疾病,它可能随时嵌顿胆囊管,轻则发生急性胆囊炎,重则发生胆囊坏死危及生命,可以考虑保胆手术,与胆囊切除术相比,保胆手术毕竟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胆囊息肉可以行保胆取息肉吗?
保胆取息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癌。一般息肉多数为良性,但是术前很难确定良性还是恶性。手术切除息肉主要是能确定诊断。一般0.6cm以上可以考虑保胆取息肉手术,如为良性,免去了后顾之忧。如为恶性,则达到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缺了胆囊对身体的影响
一、消化功能下降
肝脏每天分泌胆汁-毫升,胆囊其实装不下,但胆囊会浓缩,将原始胆汁中的水分回吸收,浓缩30倍再储存起来。在人吃了高脂肪餐时支配使胆囊收缩,排出浓缩的胆汁进入肠道参加消化。胆囊如果切除,肝排出的胆汁无处可存,持续不断地排入肠道,浪费不说,吃了高脂肪食物的时候需要胆汁帮助消化,身体没有可以提供的胆汁,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之苦。
二、胆管结石危险增加
肝内每天制造的大量胆汁持续不断地排入胆囊和肝外胆道,并维持一定的压力,胆囊调节是一个重要因素。当胆囊被切除,调节压力平衡作用消失,肝脏分泌出的胆汁全部经Oddi’s开口排入十二指肠腔内,时间长了出口会形成漩涡,是形成胆总管结石的原因之一。
三、结肠癌发病率增加
胆囊每天可分泌20毫升的白色液体,是胆囊黏膜固有层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gA),具有保护肠道黏膜不受(次级胆酸等)侵犯的作用,能减少结肠癌的发生率。专家发现,缺乏这个保护,胆囊切除患者的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四、避免返流性胃炎和食道炎
当胆囊被切除,胆汁24小时持续不断地排泄入十二指肠,当幽门关闭异常时,胆汁极易返流进入胃内,导致极难医治的“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
医院技术,医院的三分之一,医院。
医院技术,医院的三分之一。医院(医院)专家健康-
白癜风中药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