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很多年纪轻轻的人也饱受肠癌折磨。其实,在肠癌发生前通常会有一种癌前病变——肠息肉;只要我们能及时发现肠息肉并积极处理,就能大幅度避免癌症的发生。
对于肠道息肉,根据组织学将其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锯齿状腺瘤等。顾名思义,这类息肉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等。
95%的肠癌源于腺瘤性息肉腺瘤发生癌变是一个长时期的慢性过程,至少5年,平均10~15年,这也和良性腺瘤生长很慢相符合。
在这么长的过程内,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并切除它,所以不要为不做肠镜检查找任何借口。
腺瘤数目与癌变的关联单个腺瘤者有29.7%,2~5枚者为51.7%~76.9%,6~48枚者80%会癌变。
国内报道癌变腺瘤中源于多发性腺瘤者占71.4%,有的观点认为95%以上的大肠癌源于肿瘤性息肉。
临床上所见到腺瘤大多为2cm以内大小者,在考虑其处理时不需过多强调癌变问题。对有原位癌变的腺瘤,局部切除定期随诊即可,不必扩大手术。患有腺瘤的病人,切除后仍定期随访,注意新腺瘤发生。
40岁后建议做肠镜,及时发现切除很关键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普通人群的肠镜筛查应提前到35~40岁。
结肠镜摘除息肉就可以阻断癌变风险,息肉摘除后要做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及复查时间。
大肠长1.5米,每段肠子发生癌变的几率不是平均的,最下端的直肠最容易癌变,60%大肠癌是直肠癌。
如果整个大肠里成千上万全是息肉,即为结肠息肉病,这个情况下大肠要全切除,小肠折叠做一个储袋和肛门口做个吻合,大便也能控制得很好,所以部分肠子切除不会影响消化功能。
以下高危人群必须去做肠镜筛查!1、5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群,不能仅当痔疮治疗,直肠癌患者80%首次就诊被误诊为痔疮或漏诊;
3、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
4、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者;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
6、有慢性阑尾炎或已切除阑尾仍有右下腹疼痛者以及胆囊切除术后;
7、贫血、男性贫血,近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发现腹部肿块者。
友情提醒:如果您有任何胃肠疾病的困扰、